教子莫若勤。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人,學勤三年,學懶三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誌存高遠言自豪,腹有詩書氣自華。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壹粥壹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艷妝。宗祖雖遠,祭祀不可不讀。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勿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誌老成,急則可相依。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2.形容前輩比後輩強的詩句或句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姜還是老的辣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出自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盯俯馳謊佻荷寵捅觸拉
——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現代的詠老詩也不乏妙句。朱德的“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董必武的“老去愈知學不足,春來彌覺物增妍”,葉劍英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劉海粟的“晚霞璀璨飛花雨,白發尤需猛著鞭”,陳毅的“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臧克家的“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等等,都是經久流傳、膾炙人口的名句。
3.急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釋 義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
出 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桂枝香》:“那曉得三綱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黃,圓鴨蛋裏掉槳,竹竿空長,肚裏無糧,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教子篇
======================================================================================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雲:“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齊朝有壹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壹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
譯文
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絕大多數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古時候的聖王,有“胎教”的做法,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出去住到別的好房子裏,眼睛不能斜視,耳朵不能亂聽,聽音樂吃美味,都要按照禮義加以節制,還得把這些寫到玉版上,藏進金櫃裏。到胎兒出生還在幼兒時,擔任“師”和“保”的人,就要講解孝、仁、禮、義,來引導學習。普通老百姓家縱使不能如此,也應在嬰兒識人臉色、懂得喜怒時,就加以教導訓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長大幾歲,就可省免鞭打懲罰。只要父母既威嚴又慈愛,子女自然敬畏謹慎而有孝行了。
我見到世上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常常不以為然。要吃什麽,要幹什麽,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誇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到孩子懂事時,就認為這些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到驕傲怠慢已經成為習慣時,才開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縱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樹立不起威嚴,憤怒得再厲害也只會增加怨恨,直到長大成人,最終成為品德敗壞的人。孔子說:“從小養成的就像天性,習慣了的也就成為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俗諺說:“教媳婦要在初來時,教兒女要在嬰孩時。”這話確實有道理。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並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惡的境地,只是不願意使他因受責罵訓斥而神色沮喪,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膚痛苦。這該用生病來作比喻,難道能不用湯藥、針艾來救治就能好嗎?還該想壹想那些經常認真督促訓誡子女的人,難道願意對親骨肉刻薄淩虐嗎?實在是不得已啊!
父子之間要講嚴肅,而不可以輕忽;骨肉之間要有愛,但不可以簡慢。簡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輕忽了怠慢就會產生。
人們愛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對待,從古到今,這種弊病壹直都很多。其實聰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愛,頑皮愚笨的也應該加以憐憫。那種有偏愛的家長,即使是想對他好,卻反而會給他招禍殃。
北齊有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個兒子,已有十七歲,很會寫奏劄,教他講鮮卑語、彈奏琵琶,差不多都學會了,憑這些來服侍三公九卿,壹定會被寵愛的,這也是緊要的事情。”我當時低頭沒有回答。奇怪啊,這個人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兒子!如果用這種辦法當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願讓妳們去幹的。
4.有關長輩教育晚輩的語段他們為什麽不能原諒壹個新人的疏忽 “難道他就不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嗎?”在遭遇上司壹陣訓斥之後,宋星兒又壹次揚言。
此類近乎幼稚的話語已經不止壹次地出現在辦公室裏。除此之外,還有“作為長輩,他為什麽不能原諒壹個新人的疏忽!”“經驗不足嘛,以後我會多加註意的!”……已經畢業壹年多的她,似乎永遠在寬容自己的過失,苛求別人的原諒。
這讓被她稱為“長輩”的同事和領導都頗為頭痛。 星兒畢業於名牌大學,乖巧伶俐,對誰都彬彬有禮。
初入職場的幾個月,她得到了單位上上下下諸多人的寬容與指導。每次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她總會虛心求教,然後真心道謝,讓人覺得幫助她簡直就是壹種義不容辭的“責任”;犯了錯誤,她更會在最壞的結果發生之前率先承認獲得先機,以免遭遇不必要的責罰。
這種“討巧行為”帶來的好處是,讓她與許多工作中的“小災小難”擦身而過,壞處就是她似乎永遠不知道吸取教訓。 比如壹件很常規的工作,上司第壹次提醒,她點頭說下次不會忘了;第二次提醒,她依然怯生生地說抱歉;等到上司說“我希望這是最後壹次提醒”,她才會意識到嚴重,不過她的應對方式不是暗自記在心裏,而是向這個那個抱怨,“他怎麽這麽苛刻!不給我留壹點情面!”“真是的!” 與星兒不同,小凡是壹個剛畢業就非常獨立的人,這種獨立還被同單位的人看作“自命不凡”。
進公司的第壹天,小凡就把自己當做壹個“職業人”來對待,即使在小概率失誤發生時,別人給予特殊的照顧,她也會直接拒絕,然後深刻“反省”。 壹次給客戶的文件上出現了壹點失誤,“前輩”們安慰她:“這種錯誤很難避免。”
“妳剛來,做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她卻不給自己壹點余地:“再難避免的錯誤也會被發現,還是我不細心。”
“我已經工作很久了,不該再拿新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她的這種對自己的嚴酷,讓那些想要在提攜新人的道路上出點風頭的“前輩”們完全沒有表現的舞臺。
大家都有點兒悻悻然,覺得小凡是壹個很難相處的人。 之後的事實證明,小凡的確不會像星兒討人喜歡。
她不願如星兒壹樣貼在每位“前輩”的辦公桌前套近乎,更不習慣在每壹個身影飄然而過時打個照面,所以與星兒強大的“後備支援”相比,她的小格間通常是孤單落寞的。更多時候,她寧願壹個人去琢磨思考。
半年後,八面玲瓏的星兒發現,部門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了壹言不發的小凡,而她僅僅在重復壹些事務性的工作,還經常挨批。那些從前對她循循善誘、親如長輩的人突然就變了臉,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提攜與關註。
而她還在重復過去的角色。她沒發現,職場的舞臺已經發生了改變,和她演對手戲的演員也已改變,所以這幕戲的結局也必然會出現逆轉。
和“長輩”的每次見面都是壹場痛苦的輪回 壹向率真坦誠的楊羽最近突然為“找借口”、“說謊”而頻頻發愁,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她處心積慮的做法只有壹個理由,就是避免與同單位的壹位長者見面。
而幾個月前,這位長者還是她有意無意常常提起、心中無限感激的“前輩加長輩級人物”。 剛到這家事業單位,楊羽很慶幸壹位“前輩”和她頗有緣分。
“前輩”比她媽媽小幾歲,壹副鄰家阿姨的謙和模樣,不僅和她是老鄉,還在楊羽畢業的系裏進修過。那天***同談起系裏的幾位老師,楊羽簡直欣喜若狂,剛到單位無依無靠的孤獨感迅速被這種“牽強的熟悉”所瓦解。
從此,“職場前輩”壹躍而成為事事為楊羽操心的“生活長輩”,也理所當然地承擔起楊羽“監護人”的角色。 第壹次到“長輩”家吃飯。
那天,“長輩”大張旗鼓做了好多菜,嘴裏還不斷重復“沒啥好吃的”、“湊合著吃”,弄得楊羽很不好意思。楊羽想,或許是第壹次到家裏去,說客氣話吧。
可是第二次、第三次,都讓楊羽從裏到外感到不自在,帶過去的壹點水果也被“長輩”壹壹退回。 這讓楊羽有壹種失落感,雖然自己剛工作收入不高,但畢竟也是獨立的人,她隱隱感覺到,這種有來無回的交往肯定無法持久。
在壹次給“長輩”女兒買的生日禮物被退回之後,楊羽再也沒有登過“長輩”的門。她想,或許她們之間的關系更適合在職場裏持續。
可是在職場,楊羽發現自己的處境依然是“進退維谷”。 每次送文件或因為工作上的其他事情和長輩碰面,長輩總是絮絮叨叨:“最近工作如何?”“壹定要上進,要努力,要提前發表論文評職稱。”
“妳爸媽身體好不好?”“什麽時候回家看父母?壹定要孝敬……” 楊羽納悶,怎麽跟家裏的阿姨婆婆們壹樣?又不是大人對待小孩!她安慰自己,“關註新人有點兒過度是正常的,時間久了就好了。” 可等楊羽交了男朋友,長輩刺探隱私的熱情又來了:“妳男友家在哪裏?父母是做什麽的?家庭背景如何?”“還有什麽親戚?親戚是幹什麽的?”“下次壹定帶他的照片,我給妳把把關。”
這種“查戶口”的態度讓楊羽十分反感,她並不想聲張自己男友的事情,她知道壹旦告訴了這位長輩,無疑等於“昭告天下”,而現在還不是時候。 更令楊羽苦惱的是,只要是與這位長輩有工作上的來往,有時簡簡單單壹句話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她往往要待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