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賈探春,其實是三春中拔尖的壹個,她在十二釵中位列第四,關於這三春的婚事,前八十回只明確的提到了迎春,79回中賈迎春誤嫁給了中山狼,最後賈赫做主讓她嫁給了孫紹祖,而姐妹中的探春,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說到她的婚事,不過多處描述卻暗示了她的最終結局。
在探春的判詞中,浮現了壹幅畫面,只見壹片茫茫大海中,有壹只大船,船中壹女子掩面哭泣,詩中有雲: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裏東風壹夢遙。從這判詞可知,探春還是走向了被遠嫁的命運。
而在元春省親後元宵節燈謎那壹回中,胭脂也暗示了探春遠嫁,原著寫道:分骨肉:壹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大家註意這條信息中說明,探春遠嫁的地方是離京城有三千裏的路途,她壹出嫁,和親人那便是天各壹方,骨肉分離。
在六十回中,廚娘柳嫂子從寶玉那得了壹些玫瑰露,要送給患有熱病的侄子吃,走之前她嫂子又拿了點龜茯苓霜來,並說這昨兒有粵東的官人來拜訪,送了兩小簍子茯苓霜,這壹句話,看似和探春無關,其實已是暗示了探春即將遠嫁的地方。
粵東不難理解是廣東或者海南壹帶,在聯想皇帝賜婚,剛好應上了這遠嫁之地,所以探春遠嫁就成了壹樁政治婚姻,可以說是和親,那歷史上的和親大多發生在朝廷和夷狄之間,在明清時期,廣東海南壹帶屬於未開化的蠻夷之地,那這粵東的人很有可能是邊遠小國的國主,或者是邊疆大臣。
原著七十壹回中,賈母過八十大壽,這王公大臣都來祝壽,其中就有兩大貴人,壹人是南安太妃,壹人是北靜王妃,南安太妃要見賈府的幾位千金,賈母就讓鳳姐去喚壹聲,除了喊上史湘雲、林黛玉和薛寶釵,這三春也得壹起叫上。
湘雲、黛玉和寶釵雖都不是賈府的人,但卻長期在賈府,喊她們出來是情理之中,那為何又要叫上三春呢?估計是探春的詩歌才賦很是突出,才引起了南安太妃的註意。
曹公寫紅樓夢極其擅長暗喻,這南安太妃是南安郡王的妃子,這南安南安,自然也是安南,對於京城來說,廣東和海南都極為遙遠,曹公通過南安來暗示探春正是安南的壹個重要籌碼,通過她和南安太妃建立了聯系,所以讓她和親遠嫁,從此定居南方壹帶。
在賈母大壽之時,又再壹次提到南方送的貴重禮品,說是粵海將軍鄔家送的壹架玻璃,那是玻璃可是稀有物品,而這鄔家能送如此貴重之物,可見這鄔家很有可能與探春有直接關聯,有可能是探春的未來婆家。
壹系列的信息證明,探春的婚事已然走上日程,她遠嫁的地方是粵東壹帶無疑,南安太妃雖然是表面來為賈母祝壽,其實還是為探春和親遠嫁而來,賈母聽出了她的意思,所以叫上了探春,這飽含詩書的大才女卻不知自己的命運已經被他人所掌控,早已是身不由己。
原著七十七回,也明確了探春的婚事,這王夫人最近煩心事挺多,迎春探春的婚事接踵而至,這南安太妃來了沒多久,粵海將軍又送來玻璃屏風,而官媒也來給探春說親,壹切都算得上順理成章,可以說明探春遠嫁的事情早就商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