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晚霞。
孤鶩:孤獨的野鴨。
出自唐代文學家王勃所作的駢文《滕王閣序》,原文選段: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譯文:
雨過天睛,虹消雲散,陽光朗照。落霞與孤雁壹起飛翔,秋水長天連成壹片。傍晚漁舟中傳來歌聲,向徹彭蠡湖濱,雁群因寒意而長嗚,到衡陽岸邊方止。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並於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作者南下探親,路過這裏,也參加了盛會,即席賦詩,並寫了這篇序。
思想主題:
文章由洪州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遊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並表白要自勵誌節,最後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
賞析: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壹句最為人稱道。這句話是壹個視覺的饗宴,整幅畫面的主體是紅色的夕陽余暉和藍綠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樣,白色的野鷺穿插其間。色彩美,動態美,虛實美,空間立體美,帶給讀者無暇的想象。
作者簡介: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王勃賦是初唐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初唐賦體的繁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壹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百度百科-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