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錦瑟》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琵琶行》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彈琴》劉長卿
鳴箏金栗柱,素手玉房前。《聽箏》李端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竹裏館》王維
古詩簡介: 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壹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2. 與鋼琴有關的詩句1 《履道春居》 白居易
微雨灑園林,新晴好壹尋.
低風洗池面,斜日拆花心.
暝助嵐陰重,春添水色深.
不如陶省事,猶抱有弦琴.
2 《池窗》 白居易
池晚蓮芳謝,窗秋竹意深.
更無人作伴,唯對壹張琴.
3 《對琴待月》 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臥時.
***琴為老伴,與月有秋期.
玉軫臨風久,金波出霧遲.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4 《聽幽蘭》 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
5 《夜涼》 白居易
露白風清庭戶涼,老人先著夾衣裳.
舞腰歌袖拋何處,唯對無弦琴壹張.
6 《食飽》 白居易
食飽拂枕臥,睡足起閑吟.
淺酌壹杯酒,緩彈數弄琴.
既可暢情性,亦足傲光陰.
誰知利名盡,無復長安心.
7 《東院》白居易
松下軒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滿繩床.
凈名居士經三卷,榮啟先生琴壹張.
老去齒衰嫌橘醋,病來肺渴覺茶香.
有時閑酌無人伴,獨自騰騰入醉鄉.
8 《虛白堂》 白居易
虛白堂前衙退後,更無壹事到中心.
移床就日檐閑臥,臥詠閑詩側枕琴.
9 《江上琴興》 常建
江上調玉琴,壹弦清壹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10 《孤桐》 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
淩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願斫五弦琴.
11 《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2 《送劍與傅巖叟》 辛棄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13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14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壹時斷.
15 《瀟湘神》 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
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琴怨,
瀟湘深夜月明時.
3. 描寫“古代女子彈琴”的詩句有哪些1.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2. 白居易《聽彈湘妃怨》:玉軫朱弦瑟瑟徽,吳娃征調奏湘妃。分明曲裏愁雲雨,似道蕭蕭郎不歸。
3. 白居易《彈秋思》:信意閑彈秋思時,調清聲直韻疏遲。近來漸喜無人聽,琴格高低心自知。
4. 白居易《聽彈古淥水》: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陰下,竟日有余清。
5. 白居易《廢琴》: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6. 白居易《琴酒》:耳根得聽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若使啟期兼解醉,應言四樂不言三。
7. 白居易《清夜琴興》: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淡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木應正始音。響余群動息,曲罷秋夜深。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8. 白居易《聽幽蘭》: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
9. 白居易《對琴酒》:西窗明且暖,晚坐卷書帷。琴匣拂開後,酒瓶添滿時。角尊白螺盞,玉軫黃金徽。未及彈與酌,相對已依依。泠泠秋泉韻,貯在龍鳳池。油油春雲心,壹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應康與籍,及我三心知。
10. 白居易《船夜援琴》: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11. 王維《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12. 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13. 白居易《對琴待月》:竹院新晴夜,松窗未臥時。***琴為老伴,與月有秋期。玉軫臨風久,金波出霧遲。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14. 王維《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5. 白居易《夜琴》:蜀桐木性實,楚絲音韻清。調慢彈且緩,夜深十數聲。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
16. 李白《憶崔郎中宗之遊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壹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戶何時明?長掃狐兔窟。
和琴有關的詩句:
1.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李商隱的《錦瑟》
2.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的《琵琶行》
3.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的《 彈琴 》
4. 獨坐幽篁裏, 彈琴 復長嘯。王維的《竹裏館》
5. 種藥為生業,彈琴悅性靈。陸遊的《山家》
6. ***琴為老伴,與月有秋期。白居易《對琴待月》
7.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4. 聽彈琴詩中描寫琴聲的詩句是《聽彈琴》詩中描寫“琴聲”的詩句是“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句子翻譯
七弦琴奏出清涼的曲調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
此句出自唐代劉長卿的《聽彈琴》,原文如下: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句子賞析
此詩題壹作“彈琴”,《劉隨州集》與《全唐詩》均為“聽彈琴”。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
琴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淒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壹語雙關,用意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