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表達頭發變白的古詩句

表達頭發變白的古詩句

1. 關於頭發的古詩句

關於頭發的古詩句 1.形容頭發的詩句

1.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

2.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前壹句句妳可能用得著)

4.鬢似烏雲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5.羅裾有長短,翠鬢無低斜。 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

6.鬢挽烏雲,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幹憑曉,壹握亂絲如柳。

8.雲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

9.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雲。

11.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

2.形容“頭發漂亮”的詩詞有哪些

1.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 應得丹砂力,春來黑發新。--王建《贈溪翁》

3. 蘭膏新沐雲鬢滑,寶釵斜墜青絲發。-- 白居易 《任氏行》

4. 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洛神賦》

5. 欹鬟墮髻搖雙槳,采蓮晚出清江上。-- 馮延巳《菩薩蠻·欹鬟墮髻搖雙槳》

6.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7. 夜半風吹雪滿階,頭巾不裹把窗開。南枝暗就江頭發,壹點香從月下來。--白玉蟾《次韻曾丈探梅》

8. 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籌邊頭發豎,入陣骨毛輕。戰馬惜如命,寶刀都有名。酒酣常罵坐,嫌客話升平。--高翥《李將》

9. 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遊。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發不禁秋。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陳與義《重陽》

10. 翁嫗齊眉婦亦賢。小姑顏貌正笄年。頭發亂,髻鬟偏。愛把花枝立舵前。--王諶《漁父詞/漁父》

3.關於頭發的古詩句有哪些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李白《秋浦歌》 當年意氣不肯平,白發如絲嘆何益。---李白《前有壹尊酒行二首》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

---李白《俠客行》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宿昔不梳頭,發絲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衛娘發薄不勝梳 。

---李賀《浩歌》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司馬光《西江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楊慎《臨江仙》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偶書》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梨園子弟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白居易《長恨歌》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玉壺系青絲, 沽酒來何遲。

---李白《待酒不至》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4.形容頭發 詩詞

描寫頭發的詩句

1、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2、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養雛成大鶴,種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盡日舂。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唐·賈島《山中道士》

3、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

4、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壹萬重。

5、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6、鬢挽烏雲,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鬢似烏雲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8、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雲。

9、翁嫗齊眉婦亦賢。小姑顏貌正笄年。頭發亂,髻鬟偏。愛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諶《漁父詞/漁父》

10、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幹憑曉,壹握亂絲如柳。

11、夜半風吹雪滿階,頭巾不裹把窗開。南枝暗就江頭發,壹點香從月下來。——宋·白玉蟾《次韻曾丈探梅》

12、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籌邊頭發豎,入陣骨毛輕。戰馬惜如命,寶刀都有名。酒酣常罵坐,嫌客話升平。——宋·高翥《李將》

13、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遊。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發不禁秋。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宋·陳與義《重陽》

14、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今朝壹澡濯,衰瘦頗有余。老色頭發白,病形支體虛。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復何如?——唐·白居易《沐浴》

15、雲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

5.關於頭發的古詩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壹遲(古詩源)

宿昔不梳頭,絲發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從古至今,無論線條粗細的女子,對於與“情思”諧音的滿頭青絲,總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牽掛吧。單是看看那些描寫梳頭的動詞:綰、結、挽,還有那些花樣繁多的發髻:盤螺髻,秋蟬髻,倭墮髻,拂雲髻,飛鳳髻……這麽多美麗的名字,記載了多少紛紛擾擾的心情。難怪古代文人會在“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的情調裏進退回環。即使英武如花木蘭,在代父從軍立下赫赫功勛的十二年之後,回到家的首要任務就是“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何況是那些溫婉可人的女子呢?她們在良人離別時,會小心地剪下壹綹頭發,珍重地請他帶在身邊。而且,自君別後,她們是那樣率性地放棄著自己:“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悅己的人不在身邊,連頭發都亂蓬蓬的懶於梳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