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玩雪的詩句優美句子

關於玩雪的詩句優美句子

1. 關於玩雪的詩句

關於玩雪的詩句 1. 描寫冬天玩雪的詩句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描寫孩子玩雪的詩句

1、夜雪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原文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2、雪望

作者洪升

朝代清

原文

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

解析

這首冬雪,前四句首先交代時間:冬日的黃昏,地點:孤村;接著,從聽覺方面寫處處風聲急;繼而,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凍”,緊扣壹個“雪”字。

後四句具體描繪雪景,以沙鷗與鷺鷥難以辨認,“汀”與“洲”不能區分來映襯大雪覆蓋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點。“野橋”兩句寫幾株梅樹枝頭上都是白梅與積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

3、雪梅·其壹

作者盧梅坡

朝代宋

原文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

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壹段清香。

4、詠雪

作者劉義慶

朝代南北朝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他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麽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舞。”太傅大笑起來她就是謝安大哥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5、夜雪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原文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3. 有關小孩玩雪的詩句

有關小孩玩雪的古詩有《稚子弄冰》稚子弄冰作者楊萬裏 朝代宋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描寫雪景的詩句舉例如下:1、《春雪》作者:韓愈(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譯文: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2、《江雪》作者:柳宗元(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譯文: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4. 描寫兒童玩雪的古詩句

像雪花壹樣開放

越冷開得越歡

雪下得越大

玩雪的孩子們越多

像壹個個動詞壹樣活躍

從東到西

從北到南

從天上到人間

踩雪的棉鞋濕透了,不冷

攥雪的小手凍紅了,不寒

雪地裏釋放的頑皮

化開大人們的笑臉

母親呼喚回家的聲音

在雪地裏回旋著溫暖

雪地是孩子們撒歡的樂園

雪地是童心停泊的港灣

5. 形容小孩子在雪地裏玩雪的古詩詞有哪些

形容小孩子在雪地裏玩雪的古詩詞有:

《夜雪》、《雪望》、《雪梅》、《詠雪》、《觀獵》、《蒹葭》、《龍門鎮》、《鐵量峽》、《次硤石》、《塞下曲》、《北風行》、《送人從軍》、《問劉十九》等。

擴展資料:

1、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夜雪》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壹首五言絕句《夜雪》。

原文: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實在驚訝今夜的寒冷,被子枕頭竟然冰涼,又見窗外壹片通明。夜深了,知道這是外邊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時聽到厚厚積雪壓斷樹枝的聲音。

2、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詠雪》

出自南朝文學家、史學家吳均創作的壹首五言古詩《詠雪》。

原文: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譯文:

微微的風輕搖著庭院中的樹木,細細的雪落入竹簾的縫隙。她像霧壹般在空中飄轉著,而臺階上凝積著如花美麗。我無法看到院中楊柳發芽迎春,只見桂枝上發白,但那只是空蕩的樹枝而已。傷心淚下,此情卻無人可以傾訴,故而,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3、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雪梅》

出自南宋詩人盧梅坡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雪梅》。

原文: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譯文: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麽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壹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4、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五律《觀獵》。

原文: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譯文:

風勢猛烈聽到角弓作響聲徹天地,眼前只見將軍英勇正在渭城打獵。青草枯黃使得老鷹目光更為銳利;冰雪融化發覺戰馬奔馳格外輕快。轉眼之間已經路過了那新豐酒市,不久之後又騎著馬兒回歸細柳營。回頭遠眺將軍曾射下雕鳥的地方,傍晚時分那千裏的白雲連接平地。

5、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北風行》

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創作的壹首古詩《北風行》。

原文: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譯文:

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壹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這裏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壹片壹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裏,幽州的壹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長城打仗的丈夫回來,長城可是壹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啊。

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壹個虎皮金柄的箭袋。裏面裝著壹雙白羽箭,壹直掛在堵上。上面結滿了蜘蛛網,沾滿了塵埃。

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死在邊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乎?於是將其焚之為灰矣。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壹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6. 關於描寫雪的詩句

1、南朝宋·謝靈運《上留田行》

素雪紛紛鶴委,清風飆飆入袖。

意思: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地灑落到地面,形成銀白色的壹片光澤,就象壹群群白鶴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氣清寒,又有壹陣陣清風呼呼地吹進人們的袍袖。詩句寫冬季白雪紛飄,朔風勁吹的情景。

2、南朝宋·劉義恭《夜雪詩》

屯雲閉星月,飛瓊集庭院。

意思:冰雪覆蓋,江河溝渠都變成陸地了,天空闊野白茫茫地連成無垠壹片。詩句寫雪後江渠成陸、天野無界的景象。

3、梁·丘遲《望雪詩》

氛氳發紫漢,雜沓被朱城。倏忽銀臺構,俄頃玉樹生。

漫天的雪花從空中飄落降下,雜亂地給滿是紅墻的城鎮披上壹層銀裝。高臺頓時變作壹座銀臺,樹叢立刻掛上了瓊條。前句寫空中雪花漫天飛舞,次句寫雪裹朱城。

4、隋·王衡《玩雪詩》

皎潔隨處滿,流亂逐風回。璧臺如始構,瓊樹似新栽。

意思:皎潔的雪花隨處飄落灑滿大地,皚皚壹片銀白世界。這雪花漫天飛舞,隨風回旋。雪花覆蓋在高臺上,潔白無瑕,象是剛剛建成的碧玉臺。雪花裹纏在樹技上,晶瑩閃爍,似剛剛栽植的美玉樹。

7. 有關雪的詩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漫蹤江野,蝶舞飛揚壹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瀟灑壹江止。

雪樹銀花,燃燒紅唇壹瓣怒。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壹輪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