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樂府歌辭·淮南王篇》西漢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銀綆汲寒漿。
2、《蜜酒歌》宋·蘇東坡 脯青苔,炙青莆,爛蒸鵝鴨乃匏壺,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 3、《鄰曲》宋·陸遊 濁酒聚鄰曲,偶來非宿期。
拭盤堆連展,洗釜煮黎祁。 烏懺將新犢,青桑長嫩枝。
豐年多樂事,相勸且伸眉。 4、《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宋·朱熹 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術,安坐獲泉布。 5、《豆腐詩》元·張劭 漉珠磨雪濕霏霏,煉作瓊漿起素衣。
出匣寧愁方璧碎,憂羹常見白雲飛。 蔬盤慣雜同羊酪,象箸難挑比髓肥。
卻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歸。 6、《豆腐》元·鄭允端 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
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凈,香逾石髓堅。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與傳。 7、《詠豆腐詩》明·蘇平 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退盡見精華。
旋轉磨上流瓊液,煮月鐺中滾雪花。 瓦罐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
個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 8、《詠菽乳》明·司業孫 淮南信士佳,思仙築高臺。
人老變童彥,鴻寶枕中開。異方營齊味,數度見奇瑰。
作羹傳世人,令我憶蓬萊。茹葷厭蔥韭,此物乃成才。
戌菽來南山,清漪浣浮埃。 轉身壹旋磨,流膏入盆徊。
大釜氣浮浮,小眼湯洄洄。傾待睛浪翻,坐見雪華皚。
青鹽化液鹵,隆蠟竄煙煤。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
烹煎適吾口,不畏老齒摧。 蒸豚亦何為,人乳聖所哀。
萬錢同壹飽,斯言匪俳詼。 9、《豆腐詩二首》清·高士奇 (壹) 藿食終年竟自飲,朝來凈飴況清嚴。
稀中未藉先礱玉,雪乳初融更點鹽。 味異雞豚偏不俗,氣含蔬筍亦何嫌。
素餐似我真堪笑,此物惟應久屬厭。 (二) 采菽中原未厭貧,好將要求補齊民。
雅宜蔬水稱同調,叵與羔豚廁下陳。 軟骨爾偏諧世味,清虛我欲謝時珍。
不愁飽食令人重,何肉終漸累此身。 10、《豆腐詩》清·李調元 諸儒底事口懸河,總為誇張豆蠟磨。
馮異芫萎嗤卒辦,石崇齏韭笑調和。 桐來鹽鹵醍醐膩,濾出絲羅濁液多。
寶貴何時須作樂,南出試問落箕麽。 11、《豆腐詩》清·李調元 豆腐腦家用為宜客非用,合家高會命相依。
豆腐皮石膏化後濃如酪,水沫挑成皺成衣。 豆腐絲剁作銀條垂縷骨,劃為玉段載脂肥。
豆腐幹近來腐價高於肉,只恐貧人不救饑。 臭豆腐不須玉豆與金籩,味比佳肴盡可捐。
南豆腐逐臭有時入鮑肆,聞香無處辨龍涎。 油豆腐市中白水常鹹醉,寺裏清油不碑禪。
筐豆腐最是廣大寒徹骨,連筐稱罷禦臥寒。 豆腐乳才聞香氣已先貪,白褚油封由小餐。
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憐風味似淮南。 12、《豆腐制品四詠之壹》清·胡濟蒼 信知磨礪出精神,宵旰勤勞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壹生知己屬貧人。 13、《麻婆豆腐》清·馮家吉 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
萬福桁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 14、《豆腐》清·姚興泉 桐城好,豆腐十分嬌。
打盞醬油姜汁拌,秤斤蝦米火鍋熬,人各兩三瓢。 15、《豆腐》清·毛俟園 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調。
誰知解組陶元亮,為此曾經壹折腰。 16、《詠豆腐》清·林蘭癡 莫將腐乳等閑嘗,壹片冰心六月涼。
不曰堅乎惟日白,勝他什錦佑羹湯。 17、《豆腐詩》清·楊燮 北人館異南人館,黃酒坊殊老酒坊。
仿紹不真真紹有,芙蓉豆腐是名湯。 18、《豆腐詩》清·查慎行 茅店門前映綠楊,壹標多插酒旗旁。
行廚亦可咄嗟辦,下箸唯聞鹽豉香。 華尾金盤真俗物,臘槽紅曲有新方。
須知淡泊生涯在,水乳交融味最長。 19、《祁集豆腐歌謠》(民間歌謠) 吃大肉,吃大魚,不如祁集千張皮。
哪壹朝,哪壹代,祁集豆腐都不賴。
2.關於“豆腐”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豆腐的詩句:
《豆腐詩》
元·張劭
漉珠磨雪濕霏霏,煉作瓊漿起素衣。
出匣寧愁方璧碎,憂羹常見白雲飛。
蔬盤慣雜同羊酪,象箸難挑比髓肥。
卻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歸。
《豆腐》
元·鄭允端
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
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凈,香逾石髓堅。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與傳。
《詠豆腐詩》
明·蘇平
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退盡見精華。
旋轉磨上流瓊液,煮月鐺中滾雪花。
瓦罐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
個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
《詠豆腐》
清·林蘭癡
莫將腐乳等閑嘗,壹片冰心六月涼。
不曰堅乎惟日白,勝他什錦佑羹湯。
《淮南王篇》
西漢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
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銀綆汲寒漿①。
註:①寒漿,即豆漿。
3.描寫豆腐的詩句西漢《淮南王篇》
淮南王,
自言尊,
百尺高樓與天連,
後園鑿井銀作床,
金瓶銀綆汲寒漿。
蜜 酒 歌
宋·蘇東坡
脯青苔,
炙青莆,
爛蒸鵝鴨乃匏壺,
煮豆作乳脂為酥,
高燒油燭斟蜜酒。
鄰 曲
宋·陸遊
濁酒聚鄰曲,
偶來非宿期。
拭盤堆連展,
洗釜煮黎祁。
烏懺將新犢,
青桑長嫩枝。
豐年多樂事,
相勸且伸眉。
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
宋·朱熹
種豆豆苗稀,
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術,
安坐獲泉布。
豆 腐 詩
元·張劭
漉珠磨雪濕霏霏,
煉作瓊漿起素衣。
出匣寧愁方璧碎,
憂羹常見白雲飛。
蔬盤慣雜同羊酪,
象箸難挑比髓肥。
卻笑北平思食乳,
霜刀不切粉酥歸。
豆 腐
元·鄭允端
種豆南山下,
霜風老莢鮮。
磨礱流玉乳,
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凈,
香逾石髓堅。
味之有余美,
五食勿與傳。
4.形容豆腐腦的詩句1、《豆腐詩》
宋代: 王老者
朝朝只與磨為親,推轉我邊無大法。
碾出壹團真白玉,將歸回向未來人。
譯文:
天天只和磨打交道,沒有什麽好方法可以把我推開。磨出壹群真正的白玉,把它推薦給後來人。
2、《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 其十二 豆腐》
宋代: 朱熹
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術,安坐獲泉布。
譯文:
種的豆子的豆苗稀疏,腐朽不堪。早就知道知懷王的方法,就坐取春布。
3、《思食豆腐》
明代: 祝允明
蹲鴟亦稱野人腸,薯蕷還輸菽乳良。
轑釜不聞流素汞,堆槃無復截虹肪。
舊知學士能為贊,今訝淮王不遺方。
只恐南山歸去後,苗稀未得快新嘗。
譯文:蹲貓頭鷹也叫野人腸。薯蕷也會失去牛奶和煙草。大鍋裏聽不到氟化汞的聲音,托盤裏也沒有截獲彩虹脂肪。這位前學識淵博的單身漢可以表揚他,但現在他驚訝地發現,懷旺不遺余力。恐怕南山回來的時候,秧苗就不新鮮了。
4、《豆腐詩次韻二首 其二》
清代: 陳柄德
漫嫌留客少盤飧,春韭秋葵***討論。
攤入筠籃霜滿地,切飛昆刃月無痕。
高堂飲啜嗤三釜,身世乾坤剩壹尊。
飽食不知寒夜冷,獨扛健筆酒初溫。
譯文:討論了疑似來訪者、較少的菜肴、韭菜和秋葵。把滿地都是霜的籃子鋪開,把昆刀斬得毫無痕跡。大廳裏喝著三口水壺,世界上只剩下壹口了。飽食不知寒夜,獨載簡簡陋酒初溫。
5、《豆腐詩次韻二首 其壹》
清代: 陳柄德
采菽中原正及秋,壹筐好借水雲溲。
蒸來香近紅蓮美,礱去漿飛白練柔。
自有清腴宜雅俗,不教渣滓稍分留。
從今莫笑先生腐,冰雪聲華夾袋收。
譯文:在秋天和秋天,壹籃子好水和好雲。清蒸萊香接近紅蓮梅,制漿後增白軟化。它幹凈、典雅、粗俗,不教渣滓留壹點。如今,莫橋先生已經腐爛了,口袋裏的雪在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