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試想壹下,難道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嗎?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為鉆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嗎?我們從事某項工作時,不是有時也由於糾纏壹些枝節而難以自拔嗎?我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於某壹局部或某壹方面的偏見而未能著眼於全局,把握不住客觀事物本質嗎?…… 這壹切不都是由於當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廬山真面目”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