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明月的詩句帶賞析

關於明月的詩句帶賞析

1.有關月亮的古詩十首及賞析

月夜 詩人:杜甫 朝代:唐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賞析 公元七五五年,安祿山勾結史思明在範陽起兵發動叛亂。

第二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十三日唐玄宗倉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肅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肅宗路上被叛軍抓住,因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攆出了軍營。

回到住處以後,看到城中破堪的樣子,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因為強烈地思念妻兒,寫下了這首名作。

詩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滿了深情也滿懷憂慮與辛酸。這無盡的思念與盼望能雙照淚幹的願望正揭示了離亂帶給人們的痛苦。

這首詩描寫形象,情深意切。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月夜懷人之作,情深意永,細膩入微。

起句高華渾融,歷來被人傳誦。望月念遠,相思難眠,夢中相逢,都是人世間常有的情景,詩人委委道來,親切感人。

《增定評註唐詩正聲》引郭雲:"清渾不著,又不佻薄,較杜審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詩刊選脈會通評林》雲:"通篇全以骨力勝,即'滅燭'、'光滿'四字,正是月之神。

用壹'憐'字,便含下結意,可思不可言。" 鑒賞: 此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

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 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

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 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 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

?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 橄欖,余甘無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2.關於月亮的古詩,賞析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原詩***四首,此為第壹首。抒發了壯誌難酬、宏圖難展、無人可與***語的極度的寂寞孤獨之情。

李白愛飲酒作詩。月下獨酌本是極孤獨苦悶極寂寞無聊的事,作者卻又歌又舞又醉飲,煞是熱鬧!月、影本是無知無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擬人化,視為知己,引為同調,與卑鄙齷齪的塵世相比,真可謂是無情勝有情了。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手中壹壺酒,只能是“獨酌無相親”,於是他舉杯,邀約自己畢生最喜歡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個人,舉杯***酌,於是冷冷清清的場面熱鬧起來了。 可是明月畢竟只是天邊的皎潔壹片,它不能解善飲的詩人之意,而影子也不過是隨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時,漸入醉鄉的詩人酒興發起,於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靜聆佳音;地下靜默的影子也轉動著仿佛與詩人***舞。

醒時月影交歡,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與詩人壹往情深,於是又深情地許諾:“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的題目是《月下獨酌》,而李白豐富的想象,描述了壹個孤獨而又不孤獨的場面,表面看來,詩人真的能夠自得其樂,而背景則是無限的淒涼。

詩的整篇,都給人壹種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孤獨感成就了這位千古奇才。

3.關於月亮的詩句及賞析,不用太多,兩份不同的

相見歡 (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有壹般滋味在心頭。

是壹首抒寫離愁的詞,從渲染孤寂淒涼的環境氣氛入手,形象的展現了心頭無可解脫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訴如嘆,淒婉動人,明白如話,句句精彩。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此詩通過對壹個美麗的月夜的細微體察,表現了人類永恒的母題——時光易逝生命無常及隨之而來的巨大孤獨感。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出對天上仙境的奇想。下片寫望月懷人,即兼懷子由,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全詞設景清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壹己之喜樂哀愁的豁達胸襟、樂觀情調相結合,便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壹種復雜感情。此詩充分表達了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的胸襟。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詩人在本詩中描寫了征戰邊疆的苦楚,展示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從而揭示出本詩反戰的主題。本詩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意境深遠,感人肺腑。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批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壹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由於境界優美,語言淺近,意脈流轉,讀來使人感到清新淡雅、委婉曲折而又情深有致。

4.關於月亮的古詩和鑒賞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壹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 24. 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唐 劉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 韓愈 《山石》 27. 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 徐凝 《憶揚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 張先 《菩薩蠻》 31. 雲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壹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33. 可惜壹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宋 蘇軾 《西江月》 34.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宋 蘇軾 《前赤壁賦》 35.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 蘇軾 《中秋月》 36.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雜詩》 38. 壹夜夢遊千裏月,五更霜落萬家鐘。 清 濮淙 《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5.關於月的詩句帶賞析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賞析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

它雖然露出壹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裏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壹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壹面是點題,另壹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壹隱壹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壹個特殊的意境。

詩中雖只有壹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賞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

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

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壹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3、《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賞析《望月懷遠》是壹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壹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壹個奇特的字眼,沒有壹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壹種高華渾融的氣象。

這壹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

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裏兮***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壹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4、《月下獨酌》唐李白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賞析原詩***四首,此是第壹首。

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66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壹種復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

詩首四句為第壹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

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淒涼。

6.明月詩歌及賞析

月下獨酌四首(其壹)

原文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千古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註釋

1.陶淵明《雜詩》:"欲言無余和,揮杯勸孤影。"

2.獨酌:酌,飲酒。指獨自飲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4 對:朝著

.5 不解飲:不會喝酒

6 徒:徒然,白白地。

7.將:和。

8 行樂須及春:意謂趁著春天好時光及時行樂。 及春:趁著陽光明媚之時

9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進。

.10 無情遊:不是壹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誼。指忘卻世情的交遊

.11 相期:相約會。

12 邈(miǎo):遙遠。

13雲漢:銀河。

詩詞大意

詩文解釋(1):

月下獨酌

我準備壹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壹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飲已有三人。

月兒,妳即不會喝酒?影兒,妳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月和影,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吟詩,在九天徘徊不進,影隨我舞劍,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忘卻世情的交遊,相約會遠的銀河,再見!

詩文解釋(2):

在花叢中擺上壹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壹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妳壹同分享歡樂,沈醉便再也找不到妳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恒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

詩詞賞析

這首詩約作於天寶三載(744),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雖不解飲,聊可為伴,雖徒隨身,亦得相將。及時行樂,春光幾何?月徘徊,如聽歌;影零亂,如伴舞。醒時雖同歡,醉後各分散;聚時似無情,情深得永結;雲漢邈相期,相親慰獨酌。此詩壹步壹轉,愈轉愈奇,雖奇而不離其宗。青蓮奇才,故能爾爾,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7.誰有有關月亮的詩句,要有賞析的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文解釋 海上升起了壹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

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妳,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與妳在夢裏相見。 詞語解釋 遙夜:漫漫長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戶。 露滋:露水打濕。

還寢:回臥室再睡。 詩文賞析 這是壹首望月懷人的詩。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全詩意境雄渾而又幽清,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壹起,溫婉纏綿,回味無窮。 李白《靜夜思》賞析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

(《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壹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壹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

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用“空裏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壹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

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壹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壹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壹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壹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擡頭壹看,壹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壹切,想到家裏的親人。

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沈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壹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

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裏,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8.賞析關於月亮的詩句,急

1.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嬋娟代表月亮,千裏之遙的人望月寄相思,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

2.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以為是白玉盤掛在天上,孩提時幼稚的猜想,表達出詩人對小時候無憂無慮時光的眷戀。

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月如鉤,非滿月,詩人獨自壹人在西樓上觀看月景,表達出詩人亡國後的痛苦及無盡的悲涼。

4.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月亮圓缺有時,現在圓滿終究會有缺損的那天,深沈的思考引發了詩人對家鄉家人的想念,表達了無法與親人團聚的無奈與悲哀。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亮落去已是天明,詩人對著搖曳的漁火,自然引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光皎潔鋪在地面上,緩緩鍍上銀輝,擡頭冷清的月,低下頭,對家鄉家人的想念自然湧上心頭。

呼~~~終於答完了,不知道妳用不用得上……

9.古今描寫月亮的詩句加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

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壹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

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格富哲理與人情。

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

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該詞被譽為“中秋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