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說,由於深山裏面沒有歷法,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大寒已經過去了,還不知新春即將來臨。
出自: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第壹回中有壹句話“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這裏所說的〃甲子〃即是指用幹支紀年的歷法。意思是說,由於深山裏面沒有歷法,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大寒已經過去了,還不知新春即將來臨。 ?
歷法是推算年、月、日,並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是協調歷年、歷月、歷日和回歸年、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
主要分為陽歷、陰歷和陰陽歷三種。陽歷亦即太陽歷,其歷年為壹個回歸年,現時國際通用的公歷(格裏歷)即為太陽歷的壹種,亦簡稱為陽歷;陰歷亦稱月亮歷,或稱太陰歷,其歷月是壹個朔望月,歷年為12個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伊斯蘭歷即為陰歷的壹種;陰陽歷的平均歷年為壹個回歸年,歷月為朔望月,因為12個朔望月與回歸年相差太大,所以陰陽歷中設置閏月,因此這種歷法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周期運動相符合。歷法中包含的其他時間元素(單位)尚有:節氣 、世紀 和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