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詩
1.關於清明的詩句,十首. 1.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閭門即事 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3.途中寒食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4.郊行即事 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5.寒食上冢 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6.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7.清明夜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8.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9.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10.清明日憶諸弟 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壹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11.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12.清明 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3.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14.江南清明 鄭準 吳山楚驛四年中,壹見清明壹改容。 旅恨***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15.長安清明 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16.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17.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18.清明 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壹滴何曾到九泉。 19.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遊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20.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築任遙情。 2.關於清明節的古詩有哪些 下列為壹些關於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3.有關清明節的詩句大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壹篇: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壹: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4.關於清明節的古詩詞 清明節古詩詞: 壹、《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知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二、《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三、道《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回遊衍莫忘歸。 四、《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五、《寒食》 唐·韓翃答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六、《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5.10至20首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鵲踏枝·六曲闌幹偎碧樹》六曲闌幹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羞經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雲。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6.關於清明節的詩句古詩大全 清明節的詩句 1、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2、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 3、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4、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擴展資料 傳統食物 1、蒿餅 清明節要吃青的食物。農村中有蒸制蒿餅的習俗。 蒿餅類似江南的青團,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與米粉融和成壹體,以肉、蔬菜、豆沙、棗泥等作餡,納於各種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蘆葉墊底入籠蒸熟。”蒿餅顏色翠綠且帶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壹,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 2、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壹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 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壹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壹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壹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7.小學語文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作者:宋之問 年代:唐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作者:韓翃 年代: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作者:張繼 年代:唐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阮郎歸》南國春半踏青時 作者:歐陽修 年代:唐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8.有關清明節的古詩(五字絕句) 1、《清明日》唐朝·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2、《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唐朝·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3、《清明日貍渡道中》宋朝·範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裏,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9.關於清明節的詩詞 關於清明的詩多壹些,詞好像少壹些。 清明 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壹滴何曾到九泉。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采桑子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10.寫清明節的詩句10句 1、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西湖二集》 皓首:白頭,指古時杭州風俗,清明時,男女青年頭戴柳枝遊春。謂若不戴柳,就像老人壹樣了。 3.、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4、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明·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5、檐前花覆地,竹外鳥窺人。——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南宋·辛棄疾《感皇恩》 7、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宋·黃庭堅《清明》 8、湖上小桃三百樹,壹齊彈淚過清明。——清·郭鎊《積雨》 9、江頭楊柳暗藏鴉,江上鵝兒浴淺沙。——宋·蕭梅坡《清明日早出太平門》 10、雨余輕靄合,竹外雜花開。——宋·余靖《留題澄虛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