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古關於香草詩句 1. 屈原的香草
壹生孤芳自賞與潔身自愛的屈原以香草自喻,並把自然香草與人品美德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在詩中他用采集、佩服、種植、憐惜等詞抒發對香草的傾心,他“朝搴吡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不僅以香草自喻,而且以香草樹木喻人:“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作為高陽帝之苗裔,他不僅為自己的出身驕傲,重視自己的內美,而且對培育人才所付出的艱辛及取得的成就而欣慰。在修身、治國、輔佐君王的道路上,他以自己的獨特氣質撒滿了絢麗、浪漫、芳香的花朵。屈原在詩中曾提到香草達48次之多。但屈原筆下的香草決不是壹般的量的堆積,而是其理想與追求不能實現以及自己被迫離開政治舞臺,潦倒僻壤,不能壹展抱負的處境、痛苦、宣泄和寄托。他在詩中反復詠唱香草,成為詠唱香草的歌手。
《九章》由九篇作品組成:《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屈原的作品,在《史記》本傳中提到的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漢書·藝文誌》載屈原賦二十五篇,未列篇名。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所載也是二十五篇,為《離騷》、《九歌》(計作十壹篇)、《天問》、《九章》(九篇)、《遠遊》、《蔔居》、《漁父》,而把《招魂》列於宋玉名下(《漢書·藝文誌》基本上是以劉向、劉歆父子《七略》為依據,《楚辭章句》則是為劉向所編《楚辭》作的註釋。所以這兩種理應是壹致的)。可知對這二十五篇中部分作品的歸屬和真偽,漢代就存在爭議。大致說來,現代研究者多認為《招魂》仍應遵從《史記》,視為屈原之作;《遠遊》、《蔔居》、《漁父》,則偽托的可能性為大。
2. 屈原為啥喜歡香草,通過《離騷》中的句子解析
屈原與香草的深情 ——兼論《離騷》中的香草意象 指導老師:鄧紹寬 學生:劉文武 摘要 “香草”意象在《楚辭》中出現的頻率極高,而在《離騷》中尤甚。
香草 是屈原的精神人格和價值取向的寄托,是其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現和內在信仰。楚 文化的深厚積澱影響著屈原對香草的神情,並在個中融入了 “潔與不潔” 的宗教 經驗。
主題詞 屈原 香草 楚文化 《離騷》壹個芳香異彩的奇幻世界:“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 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畦留 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江離、辟芷、蘭、木蘭、宿莽、申椒、菌桂、留夷等等,這些植物香草充斥在《離騷》之中,讓我們感受到襲人的香氣,鮮花的簇擁,仿佛進入壹個植物的王國。而這,都是屈原鐘情於香草的結果。
壹、香草:靈魂歸宿 屈原的作品,不僅展示了屈原自身的政治遭遇和人格魅力,同時還把楚國歷 史的、現實的、精神的和物質的生活的全部更集中的表現出來。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雲:“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
司馬遷對他的 高度評價,說明屈原不是壹個只會讀書的文弱書生,在政治外交上也頗高的才能。總的來說,屈原是壹位具有高度文化教養,並懷揣政治夢想的偉大詩人。
《離騷》中提到: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深感國家的危急狀況,並積極 地想用革新政治挽國家和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可是“黨人”之“偷樂” ,路幽 昧而險隘!楚王也不明時非,盡信讒言,反反復復,置國家危難於不顧。
此時,“全世界都是他的對立面:楚王不信任他,黨人排擠打擊他,他培養 的人才隨波逐流倒向敵人壹邊,普通老百姓不理解他,女嬃、靈氛、巫鹹等人也 只是同情他,勸他去國或隨大流。” [1] 屈原內心孤獨無助,他寧願孤獨壹世,在2 他孤獨中求得求仁。
屈原“上下求索” :摳閭闔、遊春宮、求宓妃、見佚女、靈氛占蔔、巫鹹降 神、舊鄉臨睨、仆馬悲懷。可是,最後竟是博大九州,無與我同心之女!草木零 落、眾芳蕪穢,使屈原郁結於心,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兮,今直此為 蕭艾,使屈原悲痛欲絕。
當時情況讓他不能直言,屈原就利用香草這壹意象抒寫了內心的偉大的孤獨 和悲憤,將自己的理想人格都付諸於其上。這是屈原精神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屈 原筆端詩心和靈魂的歸宿。
在他個體受到壓迫和排擠時,他依然對國家不離不棄,將情感寄托於“香草美人”之上,然後從彭鹹之所居,毅然躍入汨羅江中。這是 為國家和整個民族的偉大的壹躍。
二、香草:歷史選擇 《楚辭》中香草是壹個不定代詞,或君子,或賢才,或小人。楚國偌大壹個 國家為何偏中意香草,屈原為何又鐘情於香草,以使後人壹想到香草便聯想到屈 原,其原因何在?第壹,楚國的地理環境:楚,澤國也。
楚國在沅和湘的交界處,是壹個多 山多河流的國家,氣候濕潤,利於香草植物的生長。第二,環境影響性格。
由於山川河流的原因,楚地水氣充溢,煙霧迷離。楚 民族的天性中就攝取了山川天地的精氣,形成熱情浪漫、追求原始自然美德的民 族特性;而肥沃的土地、溫暖濕潤的氣候也使楚國成為香花香草的大花園,為楚 人的采擷提供了豐足的物質條件。
楚地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香草生長的環境和楚人 對香草的鐘愛。然而另壹個更重要的原因便是楚國地域文化。
在《九歌》中,巫術師喜用香 草來裝飾自己的身體,因為楚人認為,這樣可以博得神靈的喜愛,從而使神靈庇 佑他們。這樣,通過香草與神靈進行溝通。
這是由於楚地巫術文化的流行。古時 有兩件事可以成為大事:壹是戰爭;壹是祭祀。
祭祀是巫術文化的延伸。古人政 教合壹,巫史文化得於流行,而楚王就身兼巫師和國王雙重的職能。
因此,香草 便在楚地成為壹種美好的象征,它的芳香、潔凈的特征和在巫術中用來辟邪或祭 神使其獲得神秘的神性價值,也具有了壹種親密和威嚴。“而屈原曾任的官職三 閭大夫據說就與祭祀活動有關,在這些經常性的祭祀活動中,香草起到了重要的3 與神溝通的作用。”
[3] 正是這樣的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使屈原選擇了香草,這 是歷史的必然的選擇。三、香草:宗教信仰 在《離騷》中,屈原多次使用香草意象,如“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 佩。”
這裏的“ ‘佩’ ,古音疲。帶也。
這裏作名詞用,指佩帶在身上的香草。古 代男女同樣佩用,以祛除不詳,防止惡濁氣味的侵襲。”
[4]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 攬洲之宿莽。“這句有雙重涵義:木蘭去皮不死,宿莽經冬不枯,隱喻自己的勤 勉的進修中所養成的獨立不移的堅強個性;另壹方面,它不但說朝到夕,而且也 包括了從春到冬的過程,暗示時間流駛之速。”
[5] 從這裏可以看出,香草已經被 當作壹種深刻的信仰沿襲下來,並壹直傳承。這在歷史中逐漸形成的香草植物的 圖騰。
《離騷》中香草的出現是壹道美麗風景,它的神秘讓人捉摸不定。在楚神話 中,佩帶物能和生命進行感應,佩飾能給予生命力量,使人獲得無形的力量,從 而祛除疾病和邪氣,從而進入到宗教的領域。
《九歌》中,香草為巫所持,壹迎 神,壹送神。是導引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