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憶王孫·塵寰財色苦相縈》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塵寰財色苦相縈。著愛浮華役此身。
好收靈源壹點真。絕貪嗔。便是逍遙到岸人。
2 《和清汀蔣省幹酒色財氣韻》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爛醉非生涯,小人若甘醴。
斧斤戕天和,狂藥害正禮。
可惜竹溪逸,吵飲潁之水。
名教有余樂,公未知趣耳。
3《萬年春·道人財色酒雖無》
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道人財色酒雖無。壹點無明著甚除。
惡念不生歸瑩素,觸來勿競證元初。
我人起處愁無極,煙火消時樂有餘。
欲學神仙須忍辱,莫交燒了那真
4《財昏》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師昏古所辭,財昏今不恥。
傳祀合二姓,古者貴由禮。
四德五可外,貨賄亦末爾。
民風日就頹,舍此爭校彼。
媒氏未到眼,聘資問有幾。
傾篋指金錢,並券搴租米。
東家女未笄,儀矩無可紀。
已聞歸有日,資送耀鄰裏。
西家女三十,閉戶事麻枲。
四壁漏風霜,行媒無留趾。
坐貧失行期,趣富瞢貪鄙。
流弊例不免,其源實此起。
多約或少酬,暫譽甘長毀。
坐令親舊歡,詭譎變狐鬼。
何況性羽間,貧富岐臧否。
土俗未易挽,人情大不媺。
悠悠何足道,吾以諗君子。
5《和平仲侍郎財用移居韻》
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雲屋潭潭百尺餘,入簾燕雀賀新居。
人皆役役何為者,君獨欣欣而樂與。
卮酒覓歡那得再,筒詩傳恨未全疏。
絕交定笑嵇中散,雁中來時肯擊書。
2.關於“酒色財氣”的詩有哪些1. 《酒色財氣》
宋 佛印
酒色財氣四道墻,人人都在裏邊藏,
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
2. 蘇東坡見了和詩道:
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
3. 王安石見了和詩道:
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
4. 宋神宗見了和詩道: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鋼常。
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
5. 《贈孟浩然》
唐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3.關於“財源廣進”的詩詞有哪些祝詞話語總是甜,
福星照耀在空天。
貴賓相助生意好,
店氣興旺有人緣。
財運亨通達四海,
源頭不盡遠連綿。
廣袤大地行神馬,
進出浮雲變金錢。
財富來時勢滾滾,
源開流節成滔滔。
廣行善舉人緣眾,
進位升遷興致高。
基本簡介
詞語釋義
財源廣進不是成語,而是在民間口口相傳的壹句吉祥話兒。
這裏的財源:指的是財富和獲得財富方法 廣:是說廣泛,四面八方多種途徑。進:即進來、走進、收獲
這個表現人們良好意願和真實想法的詞語壹般可以這樣解釋:四面八方,很多財富進我家來
詳細解釋
財源廣進現在在商界或喜慶之時常用,意思和恭喜發財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往今來,商業是聚集財富的標誌。而從事商業的人,也都希望借助商業活動而使財源廣進、金玉滿堂。在舊時,商人們走南闖北,歷經辛苦,他們害怕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財富因各種原因而失去,因此凡是與“財”有關的行為和語言,都成了商人們最在乎的細節。營利是生意人的重要的目的。只要壹開張,就希望有好的開始。因此凡是與經商主旨相違背的言語、行為都成為禁忌。雖說各行各業的具體行為不同,但其***同的特點是多敬財神,忌諱褻瀆神靈。如稍有疏忽,便會認為於生意不利,因此都嚴加禁忌。
言語禁忌
對於商人們來說,“討口彩,求吉利”的做法在商人眼中非常重要,很多語言上的禁忌已成為各行業經商者***同遵守的習俗。例如,對於財神,商人都是很敬重的,不得直呼財神名諱,如管利市財神叫關羽,管增福財神叫比幹等均為犯忌。此外,商人也必須尊敬本行業的祖師爺,也不可以直呼祖師的姓名。
實際上,所謂財神並非單指財神神龕、神像、神位,而是引申到各種象征財神化身的東西。例如店鋪招幌、標記就是“招財進寶”的象征,在商人心目中最為神聖。每天掛幌子,必須說“請幌子”,忌諱說“掛”。舊時香蠟鋪賣財神像,包括其他神像,忌諱說“賣”,必須說“送”,否則便視為對神不敬,營業也會受影響。重大節日,如春節、祖師聖誕、祭財神之日,忌說不吉利的話,尤忌話語中帶著與“賠”諧音的字眼。相傳舊時經常有夥計不懂這些規矩而被掌櫃辭掉的例子,像“破”、“滅”、“醬”(降)、“倒”、“壞”等字眼也皆在禁忌之列。四川西部的農村集市貿易中,在商議買賣豬或牛的價格時,人們通常忌說整數,認為整數有盡頭的意思,這樣,不吉不利,買回去的牲畜難以餵養。
此外,賣豬必用繩捆縛牽出,但出賣時,必須要回繩索,認為連繩索壹起出賣,如同連運氣壹同帶走,以後養豬不吉利。賣豬頭要說賣“利市”;顧客買結婚用品,如果失手敲碎,掌櫃要說“先開花,後結子”:買藥忌嗅,認為嗅過的藥失效,遞給買主時應說“送補藥”。藥店、棺材店的經營者,送客時忌諱說“再來坐”、“歡迎再來”之類的話。否則,顧客以為是在詛咒人家“再得病”、“再死人”,就事與願違了。
4.關於酒色財氣的詩西江月·遣興
作者:辛棄疾
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bai松曰去。
譯文:
喝醉了酒後恣意歡笑,我哪裏有那閑工夫發愁呢。最近才明白古書上的話,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昨兒晚上我在松邊喝醉了,醉眼迷du蒙,把松樹看成了人,就問他:“我醉得怎麽樣啊?”恍惚中看見松樹活動起來,疑是要來扶我,於是我用手不耐煩的推推松樹說:“走開走開!”。zhi
擴展資料: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1]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dao”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回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
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謚號“忠敏”答。
百度漢語-西江月·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