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國畫葡萄的畫法

國畫葡萄的畫法

寫生不是照相,需要刪繁就簡,在中國國畫的繪畫技巧中如有的葡萄串形狀不美,可剪除部分;串與串之間太平均、分散,需加以調整,突出重點。葉子太多,同樣要刪除,註意留足空白。

國畫紫葡萄畫法:紫葡萄由曙紅、花青、藤黃調成。花青的多少決定顏色的深淺,下筆要有深、中、淺變化,畫淺淡的葡萄時,筆尖蘸汁綠(用藤黃和花青調成),或蘸清水。用中號羊毫筆,中鋒行筆.由左至右畫半圓,同樣筆法從右至左略帶側鋒,完成另壹半。三五個壹組。再由幾組連成串,每組均有深淺變化,依照順序圍襯,註意色彩的遞變,層次分明。畫最亮的葡萄,筆尖均需蘸水或汁綠。葡萄串各組之間壹般都挨得很緊,幾乎沒有空隙畫梗;這就需要剪裁,有意留些空隙,以顯得透氣空靈。在半幹時用深紫色點葡萄的果臍。

中國國畫中葡萄葉為掌狀形,用大號提鬥筆,先蘸飽中等墨色,行筆前再蘸濃墨,從左至右分五筆完成。掌握水分不宜過多,收筆時略帶回鋒,方顯得厚重飽滿有質感。最後待半幹時用長鋒筆勾葉脈,註意葡萄葉脈和其他葉脈勾法有所不同。

在中國國畫中畫多葉重疊時,註意用筆表現多種姿態的朝向。可用墨色調花青,筆尖蘸些許赭石畫出有濃淡、疏密變化的葉片,葉與葉之間留些空白。以增強空間感。

在中國國畫中牽藤拉線條,其目的是為了將上下左右分散的組葉和葡萄串有機地組織起來,既建構了整幅畫的骨骼,又因其自纏與互纏的生機勃勃而成為壹幅作品的“生命線”,也是壹幅畫的靈魂。平時多觀察,勤寫生,熟悉老藤新蔓形象。畫時起筆宜用中淡墨,再蘸點濃墨,纏繞的藤分其前後層次,頓挫與轉折間的不規則互換,使老藤更有滄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