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書情 唐·駱賓王 薄遊倦千裏,勞生負百年。
未能槎上漢,詎肯劍遊燕? 白雪照春海,青天橫曙天。 江濤讓雙璧,渭水擲三錢。
坐惜風光晚,長歌蝕瑰然。 遠使海曲春夜多懷 唐·駱賓王 長嘯三春晚,端居百慮盈。
未安蝴蝶夢,遽切魯禽情。 別島連環海,離魂斷戌城。
流星疑伴使,徂月似依營。 懷祿寧期達,牽時非徇名。
艱虞行已遠,昧跡自相驚。 宿鳳凰山店 明·楊繼盛 羨君堪作王家瑞,愧我徒為食祿臣。
不是未酬憂國恨,願披蓑笠結東鄰。 海神廟 明·張成教 天風倏?海雲起,海底蒼龍怒欲死; 吹雲直向九霄還,仍抱珊瑚宿海底。
我欲騎龍海上飛,沃焦沙暖碧桃肥; 安生手指扶桑葉,問我蓬萊歸不歸。 蓬萊之巔高萬丈,瓊宇瑤池俱在上; 石痕猶帶始皇鞭,棗花空為齊侯放; 蜃氣秋生白玉樓,驪珠夜冷黃金帳。
我醉即當泛月槎,歸來海上問桑麻; 但見桑麻青如莽,不見神仙更來往。 宿巨峰朝陽洞 明·藍田 石洞丹梯上,掀髯壹笑留。
山高礙新月,潮長失孤舟; 樵笛穿林入,漁燈隔島浮。 客懷渾不寐,直擬訪蓬丘。
朝元觀 明·杜壹岸 小憩朝元閣,憑虛俯翠?。 鶴來琴有伴,客至石為屏。
雲破看山出,林空聽蠖鳴。 振衣清思爽,更欲訪方平。
東山望海 明·胡承烈 萬峰高處任憑欄,大海東流縱目寬。 碧石如屏山有壁,遠帆入畫水無瀾。
呼童早至白雲起,別客歸來落日看。 壹醉不知行樂處,夢中應憶此時歡。
花巖寺 明·焦? 壹上花巖寺,回瞻紫氣遙。 幽深臨絕壑,突兀礙層霄。
槎小星堪摘,窗虛月代邀。 無人參妙義,幡影對風飄。
朝元觀 明·厲汝廳 夙有眈山癖,尋芳入化城。 鶴親人解意,僧倚杖相迎。
水荇侵衣濕,巖花照眼明。 暗塵飛不到,小坐聽流鶯。
登河山 明·李文星 壹上高峰破大荒,嵐光秋色並蒼蒼。 壁懸仿佛開屏嶂,地廠依稀見海洋。
泉瀉山腰凝石乳,天橫洞口漏斜陽。 漫將鬥酒豁吟思,雲外飛鴻任渺茫。
石臼所觀海 明·葉先登 滄溟極望接天遙,萬裏長風送曉潮。 幻氣曾聞蜃作市,癡心誰見石為橋。
波臣賓?何年盛,海國鯨鯢此日驕。 慷慨興懷破浪者,防秋赳赳正鳴鑣。
登幽固山 明·厲芳 ?萃插天空,何緣壹徑通? 立身青嶂外,得句碧雲中。 隔樹聞樵唱,依巖避雨蒙。
臯橋今在眼,誰與問梁鴻? 筆峰春曉 明·趙應元 金烏才上曉山明,暖氣浮春萬象清。 映日好花含宿露,出林幽鳥喚新晴。
牧童登隴騎牛去,樵子穿雲拾翠行。 疊嶂矗霄真似畫,天成景色即蓬瀛。
觀海 清·秦璣 觀海情無極,鯤鵬莫漫猜。 乾坤浮不去,日月催浪來。
徐福尋仙杳,張騫泛鬥面。 瀛洲指顧是,壹葉問蓬萊。
登奎山 清·丁泰 沙浦山無數,來斯刮目看。 壹拳稱砥柱,千古障狂瀾。
人與星***聚,海隨天自寬。 登臨莫長嘯,足底有龍蟠。
遊磴山 清·丁泰 鳥道崎嶇策小筇,薛蘿深處覓仙蹤。 層巒隱現山藏寺,遠樹迷離雨到峰。
野鳥常驚黃葉落,樵蹊時破白雲封。 翠微如隔人間世,靈異探來處處逢。
日照觀海同呂翰公明府 清·施閏章 萬裏蒼波照客顏,危亭天畔更躋攀。 魚龍欲見空中閣,風雨忽移何處山。
絕頂浮雲來掌上,扶桑倒影接人間。 憑陵愁思翻無際,漁父孤帆獨去閑。
2.帶嵐字的古詩高亭 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東家留取當西山。
好看落日斜銜處,壹片春嵐映半環。
代春贈 白居易
山吐晴嵐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黃。
但知莫作江西意,風景何曾異帝鄉?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
空壹縷余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蟾宮曲.春情》(元.徐再思)
那壹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妳的到來
那壹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壹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妳的指尖
那壹年 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妳的溫暖
這壹世轉山 不為輪回 只為途中與妳相見
那壹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妳頌經中的真言
那壹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妳的指尖
那壹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妳的溫暖
那壹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妳相見
那壹夜 我聽了壹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妳的壹絲氣息
那壹月 我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妳的指紋
那壹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妳的溫暖
那壹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妳相遇
那壹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妳平安喜樂
3.周恩來在日本作《雨中嵐山》的全文的詩句雨中嵐山---日本京都 周恩來 1919年4月5日 雨中二次遊嵐山 兩岸蒼松 夾著幾株櫻 到盡處 突見壹山高 流出泉水綠如許 繞石照人 瀟瀟雨 霧濛濃 壹線陽光穿雲出 愈見嬌妍 人間的萬象真理 愈來愈模糊 -- 模糊中偶然見著壹點光明 真愈覺嬌妍 這首詩是周總理來日本留學(1917年9月—1919年4月)回國前寫的。
京都是與奈良齊名的日本另壹個著名古都,嵐山就在它的近郊。奈良的唐招提寺和東大寺的名字連著中國的壹位高僧,而京都嵐山的名字卻連著中國的壹位偉人。
嵐山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仿佛註定要產生壹首千古絕唱,自從偉人遊過此山並賦詩壹首、壹座鐫刻這首詩的詩碑在此山立起之後,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從此不再默默無聞。這位偉人就是已故周恩來總理,詩的名字叫《雨中嵐山》。
周恩來總理年輕時,為尋求救國道理曾來日本,在壹次遊嵐山時,他吟出了《雨中嵐山》。在這首詩裏,他借景生情,抒發了振興中華的偉大抱負。
上個世紀70年代末,日本的有識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團體發起籌建周恩來詩碑的倡議,以紀念他為日中友好事業嘔心瀝血的偉績。詩碑建成後,鄧穎超同誌還曾親赴日本,為詩碑落成揭幕。
詩碑建在半山腰,由基座和本體兩部分組成。基座是由數塊未經絲毫打磨的大石頭砌成,而石頭與石頭之間似乎也未使用任何粘合材料。
詩碑本體也是未經打磨的壹整塊赭石色鞍馬石,正面鐫刻著《雨中嵐山》,背面是詩碑發起人名單。整個詩碑的外觀及結構,沒有壹般意義上的紀念碑的高大華美,沒有考究的雕刻工藝,沒有對稱悅目的立體幾何圖形。
它的樸實無華,令人感到壹種偉大深含其中,就像詩的作者,雖平易近人卻讓億萬人萬分敬仰壹樣。
4.關於日照的詩歌除了《唱響日照》
還知2007年中國水上運動會會歌《讓太陽微笑》
奮進的日照港(詩歌)——沸騰的海,托起金色的浪,激蕩的風,揚起奮進的帆,生機勃發的日照港,同舟***濟,乘風破浪,駛向燦爛美好的明天,迎著億噸大港的曙光,成就理想,收獲希望,成就理想,收獲希望;
開闊的灣,擁抱八方的客,雄偉的岸,架起友誼的橋,和商***贏,跨越發展,活力四射的日照港,寫下幹事創業的詩篇,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開拓攀登,鑄造輝煌,開拓攀登,鑄造輝煌。
~~~~~~~~~~~~礎廠壁斷撰登辯券菠猾~~別的就不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