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代詩詞中最早使用“梧桐”的詩句及作者朝代和詩名

古代詩詞中最早使用“梧桐”的詩句及作者朝代和詩名

牛叢 題朝陽巖 躡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好浪花低。洞名獨占朝陽號,應有梧桐待鳳棲。 薛能 秋題 獨坐東南見曉星,白雲微透泬寥清。磷磷甃石堪僧坐,壹葉梧桐落半庭。 邵謁 漢宮井 轆轤聲絕離宮靜,班姬幾度照金井。梧桐老去殘花開,猶似當時美人影。 陸龜蒙 野井 朱閣前頭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過。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銀瓶素綆何。 羅隱 聽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處聞。大底曲中皆有恨,滿樓人自不知君。 和凝 宮詞百首 天籟吟風社燕歸,渚蓮香老碧苔肥。夜來霜墜梧桐葉,諸殿平明進禦衣。 李中 春閨辭二首 塵昏菱鑒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玉塞夢歸殘燭在,曉鶯窗外囀梧桐。 滕潛 鳳歸雲二首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枝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花蕊夫人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壹首壹作王珪詩) 楊柳陰中引禦溝,碧梧桐樹擁朱樓。金陵城***滕王閣,畫向丹青也合羞。 姚月華 楚妃怨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瓶秋水冷。 劉媛 長門怨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趙虛舟 戲贈 砌下梧桐葉正齊,花繁雨後壓枝低。報道不須鴉鳥亂,他家自有鳳凰棲。 張窈窕 春思二首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來花發最高枝。若教不向深閨種,春過門前爭得知。 薛濤 別李郎中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安仁縱有詩將賦,壹半音詞雜悼亡。 尚顏 秋夜吟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擻衣裾蘚色侵。枉道壹生無系著,湘南山水別人尋。 修睦 松 細韻颼颼入骨涼,影兼巢鶴過高墻。盤根壹種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長。 李嶠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定謚芳聲遠,移封大國新。巽宮尊長女,臺室屬良人。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龍輀非厭翟,還輾禁城塵。 孟郊 琴曲歌辭·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薛奇童 相和歌辭·怨詩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裏,簾外欲黃昏。 常建 江上琴興 江上調玉琴,壹弦清壹心。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崔曙 山下晚晴 寥寥遠天凈,溪路何空蒙。斜光照疏雨,秋氣生白虹。雲盡山色暝,蕭條西北風。故林歸宿處,壹葉下梧桐。 李白 贈崔秋浦三首 吾愛崔秋浦,宛然陶令風。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山鳥下廳事,檐花落酒中。懷君未忍去,惆悵意無窮。 李白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 代秋情 幾日相別離,門前生穞葵。寒蟬聒梧桐,日夕長鳴悲。白露濕螢火,清霜淩兔絲。空掩紫羅袂,長啼無盡時。 薛奇童 楚宮詞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裏,簾外欲黃昏。 杜甫 送賈閣老出汝州 西掖梧桐樹,空留壹院陰。艱難歸故裏,去住損春心。宮殿青門隔,雲山紫邏深。人生五馬貴,莫受二毛侵。 楊巨源 清明日後土祠送田徹 清明千萬家,處處是年華。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結雲綺,遊陌擁香車。惆悵田郎去,原回煙樹斜。 孟郊 送從舅端適楚地 歸情似泛空,飄蕩楚波中。羽扇掃輕汗,布帆篩細風。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離別,賤生愁不窮。 孟浩然 句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朱放 句 風吹芭蕉拆,鳥啄梧桐落。(並《詩式》)。 令狐楚 雜曲歌辭·遠別離二首 楊柳黃金穗,梧桐碧玉枝。春來消息斷,早晚是歸時。 *** 雜曲歌辭·墻頭花 蟋蟀鳴洞房,梧桐落金井。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令狐楚 遠別離二首 楊柳黃金穗,梧桐碧玉枝。春來消息斷,早晚是歸期。 張祜 墻頭花二首 蟋蟀鳴洞房,梧桐落金井。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曹鄴 早起 月墮滄浪西,門開樹無影。此時歸夢闌,立在梧桐井。 呂巖 梧桐影 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誌定 句 梧桐葉老蟬聲死,壹夜洞庭波上風。(見張為《主客圖》) 宋若華 嘲陸暢 十二層樓倚翠空,鳳鸞相對立梧桐。雙成走報監門衛,莫使吳歈入漢宮。 張籍 相和歌辭·楚妃怨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瓶秋水冷。 劉氏媛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王昌齡 相和歌辭·長信怨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金爐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張祜 琴曲歌辭·司馬相如琴歌 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梧桐結陰在朝陽,濯羽弱水鳴高翔。 滕潛 雜曲歌辭·鳳歸雲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王昌齡 長信秋詞五首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賈至 答嚴大夫 今夕秦天壹雁來,梧桐墜葉搗衣催。思君獨步華亭月,舊館秋陰生綠苔。 顧況 海鷗詠 萬裏飛來為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壹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 劉商 送女子 青娥宛宛聚為裳,烏鵲橋成別恨長。惆悵梧桐非舊影,不悲鴻雁暫隨陽。 楊巨源 贈崔駙馬 百尺梧桐畫閣齊,簫聲落處翠雲低。平陽不惜黃金埒,細雨花驄踏作泥。 張籍 楚妃怨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銀瓶秋水冷。 白居易 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後作 江海漂漂***旅遊,壹尊相勸散窮愁。夜深醒後愁還在,雨滴梧桐山館秋。 白居易 晚秋閑居 地僻門深少送迎,披衣閑坐養幽情。秋庭不掃攜藤杖,閑蹋梧桐黃葉行。 白居易 為薛臺悼亡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壹念壹傷神。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白居易 空閨怨 寒月沈沈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張祜 司馬相如琴歌 鳳兮鳳兮非無皇,山重水闊不可量。梧桐結陰在朝陽,濯羽弱水鳴高翔。 裴夷直 遣意 梧桐墜露悲先朽,松桂淩霜倚後枯。不是世間長在物,暫分貞脆竟何殊。 魏扶 貢院題 梧桐葉落滿庭陰,鎖閉朱門試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將今日負初心。 李商隱 西亭 此夜西亭月正圓,疏簾相伴宿風煙。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鶴從來不得眠。 李商隱 丹丘 青女丁寧結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陽。丹丘萬裏無消息,幾對梧桐憶鳳凰。 古代詩詞中“梧桐”為何常跟悲傷相伴?

丁啟陣 我國古代詩詞中,以梧桐樹為主要景物的作品真是不少。例如: 鳳凰鳴兮,於彼高岡。

梧桐生兮,於彼朝陽。

(節選自《詩經·大雅·卷阿》)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節選自漢詩《孔雀東南飛》)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學畫蛾眉獨出群,當時人道便承恩。

經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

(劉媛《長門怨》)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或作[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等) 別來音信千裏,恨此情難寄。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 心長焰短, 向人垂淚。(晏殊[撼庭秋])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 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 紅箋小字憑誰附? 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這當中,不少作品的感情基調是悲傷的。尤其是梧桐、夜雨兩種事物壹起出現的時候,不是表現生離的感情,便是表現死別的感情,無不哀婉動人。

中國古代詩人為什麽喜歡用梧桐樹去表現生離死別的悲傷情感呢?多年前,我曾經半開玩笑地用這個問題考問韓國壹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大學中文系教授。這位教授坦承自己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但是她猜測說,可能跟“梧桐”的讀音有關——梧桐諧音“吾同”,意思是“跟我壹樣”。她的這個猜測相當有趣,但是,沒有任何依據。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古代人們喜歡種植梧桐樹。有必要說明壹點:古代詩詞中的梧桐樹,跟今天的法國梧桐不是壹種東西。前者科屬為“梧桐”,拉丁文學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inn. f.) Marsili,後者科屬為“懸鈴木”,拉丁文學名為Platanus acerifolia;前者樹皮呈青綠色,後者樹皮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前者果實可炒而食之,味道香甜,後者苦澀,不堪入口。唐宋時期,南北各地人們都喜歡種植梧桐。因為梧桐樹比較幹凈,而且枝繁葉茂,夏天可以在下邊乘蔭涼,因此,庭院裏、水井邊,常有梧桐樹。有詩為證,“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豪士家”(李白《扶風豪士歌》),“蟋蟀鳴洞房,梧桐落金井”(張祜《墻頭花二首》)。不像今天,政府官員為了速成“政績”,到處種植古人喜歡在墓地種植的白楊——只是因為白楊生長速度快。

其次是,古代有“梧”是雄樹、“桐”是雌樹的說法。因此,梧桐可用於比喻男女情愛。例如,孟郊《列女操》詩有“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的句子。漢枚乘《七發》有“龍門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的說法,後代又有拿梧桐半死比喻喪偶的。例如,白居易《為薛臺悼亡》詩有“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壹念壹傷神”的句子。

再次是,跟梧桐樹的壹些特點有關。梧桐樹是壹種闊葉植物,雨點打在葉片上,聲音容易被人聽見。姚合《杭州官舍即事》:“苔蘚疏塵色,梧桐出雨聲。”這有點像荷葉,李商隱有“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詩句。梧桐樹是落葉植物,秋天壹來,葉片紛紛墜落,容易給人蕭瑟、淒涼之感。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梧桐樹幹是制作琴瑟的上佳材料,雨聲、琴聲可以相通,如泣如訴,有助於表現傷感之情。晏殊《梧桐》:“可以為琴,春秋和聲。”梧桐樹是喬木,且有味道香甜的果實,因此被認為是壹種品質高潔的樹木,是傳說中鳳凰的棲止之所、食物來源(梧桐子)。《莊子》中,已經有“夫鹓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秋水篇》)的說法。唐詩中,鳳凰棲止於梧桐樹的詩句,有很多。例如:“遊鱗戲滄浪,鳴鳳棲梧桐”(高適《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秋興八首》),“楊柳黃金穗,梧桐碧玉枝”(令狐楚《遠別離二首》)。

我童年時代,老家村口有壹株海碗口粗細的梧桐樹,夏天我經常爬到上邊玩耍。果實七八成熟的時候,采摘回家,讓母親在大鐵鍋裏炒了,脆嫩香甜,記憶裏的味道格外美好。可惜,後來就很少看見這種樹了。在北京,我只註意到大觀園公園和緊挨林業大學的半導體研究所兩個地方有梧桐樹,數量不多。因此,寫作此文,多少有些追憶舊夢的意思。

20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