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宿新市徐公店詩句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詩句意思

宋代詩人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譯文:

其壹

春天剛來,只能在楊柳梢頭看得出,有人挑選幾根楊柳長條折下來插到酒樓頭。雖然現在身在他鄉,就權當在家裏過寒食節壹樣,看那村社裏搭臺唱歌跳舞,實在是瀟灑風流。

其二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壹條小路伸向遠方,路邊的樹上花已雕落,而新葉卻剛剛長出沒有形成樹陰。壹個孩子奔跑著追捕壹只黃蝴蝶,可蝴蝶飛到菜花叢中後就再也找不到了。

原文:

其壹

春光都在柳梢頭,揀折長條插酒樓。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

其二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擴展資料

詩詞賞析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這組詩作,主要描寫鄉村田園風光。

第壹首詩通過寫酒樓、柳條上的春光,清明節村歌社舞的鄉土風俗,抒寫了作者雖客居他鄉卻依然閑適的心境。

首二句點明季節與地點,先寫柳梢,再寫酒樓。古典詩詞常把柳與酒兩種意象放在壹起,通常以這兩種意象表達壹種愁情別緒,而楊萬裏在這裏寫楊柳和酒樓卻顯示了壹種悠閑的情懷。

後二句通過觀察鄉土風俗暗示自己身在他鄉,而偏說“便作在家寒食看”,表明自己並沒有那種寓居他鄉的愁緒,並且著意於“村歌社舞更風流”,更表現出壹種恬然閑適的心境。

這組詩的第壹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遠不如第二首,但第壹首詩所體現出來的作者的閑適心境,為整組詩奠定了情感基調。第二首詩所提供的場景只不過是作者這種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詩選取籬落、菜花、兒童、黃蝶等意象,運用細節描寫,表明詩人對田園情懷的敏感度。

第壹句是純景物的靜態描寫。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村,“籬落”是有寬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狀態,顯見其中有間隔,才能看見籬笆外面的山道。

“壹徑深”,表明山道只有壹條,並且很長很長,延伸向遠方。寬廣的籬落與窄小的壹徑相對照,稀稀疏疏與綿綿長長相對照, 互相映襯,突出了農村清新與寧靜。

第二句也是純景物的靜態描寫。路旁,樹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密,展示出農村自然、樸素的風貌。

第三句是人物動態描寫。“急走”與“追”相結合,兒童們那種雙手撲撲打打,兩腳跌跌撞撞追蝶的興奮、歡快場面就歷歷在目了,反映了兒童們的天真活潑。

第四句,菜花是黃的,又是繁茂的壹片,壹只小小的蝴蝶,飛入這黃色的海洋裏,自然是無處尋了。這時兒童們東張西望,四處搜尋的焦急狀態,以及搜尋不著的失望情緒等,更表現出兒童們的天真和稚氣。

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於采取景物與人物相結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早春風光。

作者簡介

楊萬裏,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詩人,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工詩,初學江西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壹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壹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有《誠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