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飛雪連天射白鹿是哪首詩?

飛雪連天射白鹿是哪首詩?

飛雪連天射白鹿不是詩歌,是金庸經典小說首字組成的對聯。

全聯是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對聯中的作品如下:

《飛狐外傳》是金庸於1960年所寫的武俠小說,為其第六部武俠小說,可以看做是《雪山飛狐》的前傳。

該書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該書主要是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歷程。歷史背景是清乾隆年間。

《雪山飛狐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金庸作於1959年(己亥年),故事以胡壹刀夫婦為主線,通過寶樹、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數年前與此相關的壹段武林往事,該作品對主人公胡斐的成長之路基本沒有提及,所以後來作者又補著了壹本相關作品《飛狐外傳》來講述主人公的成長歷程。兩者雖是相關聯,但是故事結構與內容卻又各自基本獨立,《飛狐外傳》可以說是《雪山飛狐》的前傳,也可以合為壹本來讀。本書發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爭論最多的壹部。《雪山飛狐》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連城訣》,長篇武俠小說,當代著名作家金庸著。最初於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的《東南亞周刊》,書名原叫《素心劍》。現收錄於 《金庸作品集》中。《連城訣》描述了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的故事。此書語言質樸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全書充滿了壹股悲憤之氣,讀來令人如鯁在喉。《連城訣》寫世態,寫人心,寫至情至愛,動人心魄,遠遠超出了壹般武俠小說的表現範疇,甚至亦非“性情”二字所能概括,可說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天龍八部》,是我國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俠代表作。著於1963年,歷時4年創作完成(部分內容曾由倪匡代筆撰寫),前後***有三版,並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壹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天龍八部”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征著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壹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天龍八部》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及遊戲。小說的第四十壹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於2005年入選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中。

《射雕英雄傳》是作家金庸的作品。南宋年間,隨丈夫楊鐵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卻害得丈夫和義兄郭嘯天兩家家破人亡。郭嘯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遺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幫幫主洪七公傳授絕技“降龍十八掌”,更贏得心上人黃蓉芳心。

縱觀射雕英雄的成長之路,郭靖與黃蓉二人的合作是力量與智慧的結合,但較之郭靖之動手,黃蓉之動腦自然更加高明。可以說是黃蓉的智慧之線串起了郭靖先天理性和後天勤勉之點,使之蜿蜒前行,逐漸漫延成壹個首尾相連、因果相應的壹張武林英雄成才圖譜。

作者以人道主義為文心,理想主義為筆墨,通過反男權中心的故事程式,傾向女性主義的話語權力和人道主義女性美學構想,在準歷史現實主義的畫板上,在宋金元易代、武林爭霸、英雄縱橫的宏偉敘事背景之下,刻畫了以黃蓉為中心的壹組才貌雙全,文武過人,聰慧自然的性情中女性形象。

該書闡釋了俠義精神的真諦——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自幼家破人亡的郭靖,隨母流落蒙古大漠,傻頭傻腦但有情有義的郭靖倒也有福氣,他不但習得了江南六怪的絕藝、全真教馬鈺的內功、洪七公的隆龍十八掌、雙手互博之術、九陰真經等蓋世武功,還讓古靈精怪的小美女黃蓉壹輩子跟定他。

郭靖已經突破了舊時代武俠小說中傳統俠客的身份,他不僅行俠仗義、嘯傲江湖,更是要為國家與民族出生入死,體現了儒家俠之大者素有風範。

《白馬嘯西風》是壹部中篇武俠小說,著於1961年,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描寫了哈薩克人和漢人之間的情仇,主人公是壹位名叫李文秀的漢族姑娘,父母因帶著高昌地圖被強盜追迫而死,單獨留下李文秀在哈薩克族中被旅居大漠的漢人計老人撫養長大,並與壹個哈薩克部族青年的感情故事,字數不長的這樣壹部小說,裏邊記述了多組復雜的戀情。因情而活、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這便是《白馬嘯西風》的成功之處。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的最後壹部長篇武俠小說。該小說於1969年-1972年間創作,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1969年10月24日開始在《明報》連載,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壹***連載了2年11個月。本書收錄於《金庸作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