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軒轅的詩句 1. 關於“軒轅”的詩詞有哪些
1,《自題小像》年代: 近代 作者: 魯迅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2,《北風行》年代: 唐 作者: 李白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3,《水仙子·浮家泛宅生涯好》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浮家泛宅生涯好。
聚米堆鹽多積寶。煙波得趣樂江湖,宜乘興,尋安道。
不負軒轅當日造。初度喜逢維夏早。
孔釋昔曾親送抱。下弦良日是生朝,稱觴獻,金樽倒。
惟願壽筵長不老。4,《雜詩》年代: 宋 作者: 李復萬物忘我雖,聖人出同憂。
女媧斷鰲足,軒轅殛蚩尢。禹命洪水父,稷播百谷修。
元德與天通,珍符告帝休。起皆不得已,本非功業謀。
應龍潛深淵,睢盱寒水秋。乘時禦風雷,雨施化形流。
體異靈氣同,默契神變求。5,《遠遊》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悲時俗之迫厄兮,願輕舉而遠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沈濁而汙穢兮,獨郁結其誰語!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恍而乖懷。
意荒忽而流蕩兮,心愁淒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留。
內惟省以端操兮,還應正氣之所由。漠虛靜以恬愉兮,淡無為而自得。
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與化去而不風兮,名聲著而日延。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羨韓眾之得壹。形履亂越遠兮,離人群而遁逸。
因氣變而遂曾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仿佛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超氛埃而淑郵兮,終不反其故都。免眾患而不懼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時之代序兮,耀靈曄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聊仿佯而逍遙兮,永歷年而無成。誰可與玩斯遺芳兮?長向風而舒情。
高陽邈以遠兮,余將焉所程?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順凱風以從遊兮,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審壹氣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夫垠;毋滑而魂兮,彼將自然;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存,無以為先;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聞至貴而遂徂兮,忽乎吾將行。
仍羽人於丹丘,留不死之舊鄉。朝濯發於湯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陽。
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玉色頩以脕顏兮,精醇粹而始壯。
質銷鑠以汋約兮,神要眇以淫放。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
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命天閽其開關兮,排閶闔而望予。
如豐隆使先導兮,問太微之所居。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屯余車之萬乘兮,紛容與而並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雜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驂連蜷以驕驁。騎膠葛以雜亂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轡而正策兮,吾將過乎句芒。歷太皓以右轉兮,前飛廉以啟路。
陽杲杲其未光兮,淩天地以徑度。風伯為作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
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攬慧星以為旍兮,舉鬥柄以為麾。
叛陸離其上下兮,遊驚霧之流波。時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
後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並轂。路漫漫其修遠兮,徐弭節而高厲。
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欲度世以忘歸兮,意姿睢以擔撟。
內欣欣而自美兮,聊愉娛以淫樂。涉青雲以泛濫遊兮,忽臨睨夫舊鄉。
仆夫懷余心悲兮,邊馬顧而不行。思舊故以想象兮,長太息而掩涕。
泛容與而遐舉兮,聊抑誌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氵罔]瀁而自浮。祝融戒而蹕禦兮,騰告鸞鳥迎宓妃。
張《鹹池》奏《承雲》兮,二女禦《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玄螭蟲象並出進兮,形蟉虬而逶蛇。雌蜺便娟以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
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及逝以徘徊。舒並節以馳騖兮,逴絕垠乎寒門。
軼迅風天清源兮,從顓瑣乎增冰。歷玄冥以邪徑兮,乘間維以反顧。
召黔贏而見之兮,為余先乎平路。經營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視倏忽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2. 《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全詩是什麽
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全詩為: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軒轅,即軒轅黃帝,中華民族的始祖,在這裏代指中華民族.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意思就是我要用我的血來表達對中華民族的深愛.薦:表達."自問數十年來,於自己保存之外,也時時想到中國,想到未來,願為大家出壹點微力,都可以自白的.”先生的遺容像下這段自我評價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字字千鈞.“民族魂”(沈鈞儒手書)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之壹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之壹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郁達夫《懷魯迅》。
3. 關於“軒轅”的詩詞有哪些
1,《自題小像》 年代: 近代 作者: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2,《北風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3,《水仙子·浮家泛宅生涯好》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浮家泛宅生涯好。
聚米堆鹽多積寶。煙波得趣樂江湖,宜乘興,尋安道。
不負軒轅當日造。初度喜逢維夏早。
孔釋昔曾親送抱。下弦良日是生朝,稱觴獻,金樽倒。
惟願壽筵長不老。 4,《雜詩》 年代: 宋 作者: 李復 萬物忘我雖,聖人出同憂。
女媧斷鰲足,軒轅殛蚩尢。禹命洪水父,稷播百谷修。
元德與天通,珍符告帝休。起皆不得已,本非功業謀。
應龍潛深淵,睢盱寒水秋。乘時禦風雷,雨施化形流。
體異靈氣同,默契神變求。 5,《遠遊》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悲時俗之迫厄兮,願輕舉而遠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沈濁而汙穢兮,獨郁結其誰語!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恍而乖懷。
意荒忽而流蕩兮,心愁淒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留。
內惟省以端操兮,還應正氣之所由。漠虛靜以恬愉兮,淡無為而自得。
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與化去而不風兮,名聲著而日延。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羨韓眾之得壹。形履亂越遠兮,離人群而遁逸。
因氣變而遂曾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仿佛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超氛埃而淑郵兮,終不反其故都。免眾患而不懼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時之代序兮,耀靈曄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聊仿佯而逍遙兮,永歷年而無成。誰可與玩斯遺芳兮?長向風而舒情。
高陽邈以遠兮,余將焉所程?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順凱風以從遊兮,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審壹氣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夫垠;毋滑而魂兮,彼將自然;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存,無以為先;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聞至貴而遂徂兮,忽乎吾將行。
仍羽人於丹丘,留不死之舊鄉。朝濯發於湯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陽。
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玉色頩以脕顏兮,精醇粹而始壯。
質銷鑠以汋約兮,神要眇以淫放。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
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命天閽其開關兮,排閶闔而望予。
如豐隆使先導兮,問太微之所居。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屯余車之萬乘兮,紛容與而並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雜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驂連蜷以驕驁。騎膠葛以雜亂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轡而正策兮,吾將過乎句芒。歷太皓以右轉兮,前飛廉以啟路。
陽杲杲其未光兮,淩天地以徑度。風伯為作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
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攬慧星以為旍兮,舉鬥柄以為麾。
叛陸離其上下兮,遊驚霧之流波。時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
後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並轂。路漫漫其修遠兮,徐弭節而高厲。
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欲度世以忘歸兮,意姿睢以擔撟。
內欣欣而自美兮,聊愉娛以淫樂。涉青雲以泛濫遊兮,忽臨睨夫舊鄉。
仆夫懷余心悲兮,邊馬顧而不行。思舊故以想象兮,長太息而掩涕。
泛容與而遐舉兮,聊抑誌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氵罔]瀁而自浮。祝融戒而蹕禦兮,騰告鸞鳥迎宓妃。
張《鹹池》奏《承雲》兮,二女禦《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玄螭蟲象並出進兮,形蟉虬而逶蛇。雌蜺便娟以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
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及逝以徘徊。舒並節以馳騖兮,逴絕垠乎寒門。
軼迅風天清源兮,從顓瑣乎增冰。歷玄冥以邪徑兮,乘間維以反顧。
召黔贏而見之兮,為余先乎平路。經營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視倏忽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4. 包含軒轅的詩詞都有哪些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之壹 軒轅臺 陳子昂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尚想廣成子,遺跡白雲隈。
苦篁調嘯引
請說軒轅在時事,
伶倫采竹二十四。
伶倫采之自昆丘,
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
軒轅以之調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
二十三管鹹相隨。
唯留壹管人間吹,
無德不能得此管,
此管沈埋虞舜祠。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遊仙
稅駕倚扶桑,逍遙望九州。二老佐軒轅,移戈戮蚩尤。
鷓鴣天
軒轅起置號齊雲。社祖西川妙道君。
高士詠·廣成子
廣成臥雲岫,緬邈逾千齡。軒轅來順風,問道修神形。
至言發玄理,告以從杳冥。三光入無窮,寂默返太寧。
5. 帶有“軒轅”二字的詩詞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蘇軾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自題小像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之壹 軒轅臺 陳子昂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尚想廣成子,遺跡白雲隈。
苦篁調嘯引 李賀 請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鹹相隨。
唯留壹管人間吹,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江南遇天寶樂叟 白居易 白頭病叟泣且言,祿山未亂入梨園。
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是時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環佩合,萬國會同車馬奔。金鈿照耀石甕寺,蘭麝薰煮溫湯源。
貴妃宛轉侍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冬雪飄搖錦袍暖,春風蕩漾霓裳翻。
歡娛未足燕寇至,弓勁馬肥胡語喧。幽土人遷避夷狄,鼎湖龍去哭軒轅。
從此漂淪到南土,萬人死盡壹身存。秋風江上浪無限,暮雨舟中酒壹樽。
涸魚久失風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我自秦來君莫問,驪山渭水如荒村。
新豐樹老籠明月,長生殿暗鎖黃昏。紅葉紛紛蓋欹瓦,綠苔重重封壞垣。
唯有中官作宮使,每年寒食壹開門。上韋左相二十韻 杜甫 鳳歷軒轅紀,龍飛四十春。
八荒開壽域,壹氣轉洪釣。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原註:公之先人,遺風餘烈,至今稱之) 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濁,調和鼎鼐新。
韋賢初相漢,範叔巳歸秦。盛業今如此,傳經固絕倫。
豫章深出地,滄海闊無津。北鬥司喉舌,東方領縉紳。
持衡留藻鑒,聽履上星辰。獨步才超古,餘波德照鄰。
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豈是池中物?由來席上珍。
廟堂知至理,風俗盡還淳。才傑俱登用,愚蒙但隱淪。
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回首驅流俗,生涯似眾人。
巫鹹不可問,鄒魯莫容身。感激時將晚,蒼茫興有神。
為公歌此曲,涕淚在衣巾。飛龍引 李白 黃帝鑄鼎於荊山,煉丹砂。
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雲愁海思令人嗟,宮中彩女顏如花。
飄然揮手淩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登鸞車,侍軒轅,遨遊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閑,軒轅去時有弓劍,古人傳道留其間。後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
造天關,聞天語,長雲河車載玉女。載玉女,過紫皇,紫皇乃賜白兔所搗之藥方,後天而老雕三光。
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飛龍引其二 李白 鼎湖流水清且閑。
軒轅去時有弓劍。古人傳道留其間。
後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
騎龍攀天造天關。造天關。
聞天語。長雲河車載玉女。
載玉女。過紫皇。
紫皇乃賜白兔所搗之藥方。後天而老雕三光。
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
春日行 李白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三千雙蛾獻歌笑,撾鐘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雲輧。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
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
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古意六首 王績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幹,徽點昆丘玉。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前彈廣陵罷,後以明光續。百金買壹聲,千金傳壹曲。
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
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霜霰封其柯,鹓鸞食其實。
寧知軒轅後,更有伶倫出。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
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
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寶龜尺二寸,由來宅深水。
浮遊五湖內,宛轉三江裏。何不深復深,輕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漁人遞往還,網罟相縈藟。
壹朝失運會,刳腸血流死。豐骨輸廟堂,鮮腴藉籩簋。
棄置誰怨尤,自我招此否。餘靈寄明蔔,復來欽所履。
松生北巖下,由來人徑絕。布葉捎雲煙,插根擁巖穴。
自言生得地,獨負淩雲潔。何時畏斤斧,幾度經霜雪。
風驚西北枝,雹隕東南節。不知歲月久,稍覺枝幹折。
藤蘿上下碎,枝幹縱橫裂。行當糜爛盡,坐***灰塵滅。
寧關匠石顧,豈為王孫折。盛衰自有時,聖賢未嘗屑。
寄言悠悠者,無為嗟大耋。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
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
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
去來雙鴻鵠,棲息兩鴛鴦。榮蔭誠不厚,斤斧亦勿傷。
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彩鳳欲將歸,提羅出郊訪。
羅張大澤已,鳳入重雲飏。朝棲昆閬木,夕飲蓬壺漲。
問鳳那遠飛,賢君坐相望。鳳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6. 誰有關於軒轅,炎黃,華夏,中華之類的詩
中國古代的稱謂:九州、華夏、中華、神州、赤縣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壹般為《禹貢》中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並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壹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
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象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壹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
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壹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壹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並州”。(《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全同,考慮到《周禮》較有系統,很可能是《逸周書》抄襲的《周禮》。)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
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
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
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
北方為幽州,燕也。” 《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楊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訓》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兗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申土。”
《後漢書·張衡傳》註引《河圖》曰:“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鹹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信土。”
《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敘·州郡·第壹引《河圖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
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壹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壹作括州,正北曰玄州壹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鹹州壹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上述材料雖然聯系密切,但區別也很明顯,尤其是前四條與後三條之間差異更大。如各條中均有弇州(或作兗州,弇、兗字通。
《初學記》形訛作拾州),但前四條定位在濟、河間,後三條則定位在“正西”;冀州、陽州(形訛作揚州、楊州,陽古作陽)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材料應當基本分為兩派:前四條為壹派,可暫稱為《周禮》派;後三條為壹派,可暫稱為《河圖》派。
《周禮》派各家雖然也略有差異,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統治範圍,並且各州分布亦與漢晉分布大致相同,易於理解,並無多少疑點,疑點最多的是《河圖》派。《河圖》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東西部(或曰濟、河之間),古來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範圍豈不只限山東地區了嗎?並且《河圖》派有八個州均按以東南西北確定的八個方位分布著,正中則是冀州。
也有人撰文,論證了自黃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於山東,夏代中晚期乃漸西遷至於河南的觀點。如果這個觀點能夠成立,則《河圖》派的諸種疑點都能迎刃而解。
如果禹治水等活動的範圍就在除膠東以外的山東地區,那根據茫茫禹跡所畫的九州(虛指)自然就只能限於山東。後來(戰國初期)九州具體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話(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傳·昭公元年》),學者仍會將它限於山東,在山東境內尋找要確定為州名的地名。
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並且,《河圖》派九州現在多能在山東境內找到地名來源。
具體如下: 弇州,即今兗州。今市西30裏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
其上有神稱弇茲,《山海經·大荒西經》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