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字詞解釋:
碩鼠:鼫鼠,又名田鼠,這裏用來比喻剝削無厭的統治者。
貫:侍奉。 ?三歲貫女?就是說侍奉妳多年。三歲言其久,女,同"汝",妳,這裏指統治者。
莫我肯顧:此處為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翻譯時可轉為?莫肯顧我?,大意是妳不顧我的生活。後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勞?均屬於此類情況。
顧:顧念,照顧。
逝:讀為?誓?。
去:離開。
女:同?汝?。是?妳?的意思。
適:到...去。
樂土: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下兩章?樂國?樂郊?等也是同樣的意思。 按:這種地方只是世人的理想,在當時實際是不存在的。
爰(yu?n):於是,在這裏。
所:指可以安居之處。
德:表示感謝。用如動詞,加惠。
直 :同?值?。?得我直?就是說使我的勞動得到相應的代價。
勞:慰問。
?之?:猶其,表詰問語氣。?永號?猶長嘆。末二句言既到樂郊,就再不 會有悲憤,誰還長籲短嘆呢?
號:快活,逍遙。
在上古漢語裏,?麥?念mie,?德?念die,?國?念gue,?直?念tie。
莫我肯顧(德/勞):句式均為賓語前置。原文翻譯: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糧食!多年辛苦養活妳,我的生活妳不顧。發誓從此離開妳,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麥粒!多年辛苦養活妳,拼死拼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妳,到那理想安樂地。安樂地呀安樂地,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養活妳,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妳,到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自由自在樂逍遙!
碩鼠賞析:
碩鼠全詩分為三章,意思相同。
頭兩句直呼剝削者為?碩鼠?,並以命令的語氣發出警告:?無食我黍(麥、苗)!?老鼠形象醜陋又狡黠,性喜竊食,借來比擬貪婪的剝削者十分恰當,也表現詩人對其憤恨之情。三四句進壹步揭露剝削者貪得無厭而寡恩:?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德、勞)。?詩中以汝、我對照:我多年養活汝,汝卻不肯給我照顧,給予恩惠,甚至連壹點安慰也沒有,從中揭示了汝、我關系的對立。這裏所說的汝、我,都不是單個的人,應擴大為妳們、我們,所代表的是壹個群體或壹個階層,提出的是誰養活誰的大問題。
後四句更以雷霆萬鈞之力喊出了他們的心聲:?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詩人既認識到汝我關系的對立,便公開宣布?逝將去女?,決計采取反抗,不再養活汝!壹個?逝?字表現了詩人決斷的態度和堅定決心。盡管他們要尋找的安居樂業、不受剝削的人間樂土,只是壹種幻想,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但卻代表著他們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們在長期生活和鬥爭中所產生的社會理想,更標誌著他們新的覺醒。正是這壹美好的生活理想,啟發和鼓舞著後世勞動人民為掙脫壓迫和剝削不斷鬥爭。
這首詩純用比體,本篇以碩鼠喻剝削者雖與以鴟鸮喻惡人相同;而本篇後半則是人控訴鼠,寓意較直,喻體與喻指基本是壹對壹的對應關系,《詩序》認為老鼠?貪而畏人?,重斂者?蠶食於民?若大鼠也?,對寓意的理解與兩千年後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三章都以?碩鼠碩鼠?開端,?碩?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隸主剝削階級為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劃了剝削者的醜惡面目,而且讓人聯想到?老鼠?之所以?碩?大的原因,正是貪婪、剝削的程度太大了,從而激起對剝削者的憎恨。從?無食我黍?我麥?到?我苗?,反映了奴隸們捍衛勞動成果的正義要求,同時也說明了奴隸主的貪得無厭,奴隸們被剝削的深重,舉凡壹切勞動果實,都被奴隸主所吞沒。從?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肯德?到?肯勞?,揭露了奴隸主忘恩負義的本性。奴隸們長年的勞動,用自己的血汗養活了奴隸主,而奴隸主卻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殘忍無情,得寸進尺,剝削的程度愈來愈強。?貫?,侍奉。汝,指奴隸主。?三歲?言其時間之長久,並非確指。?莫我肯顧?,壹點也不肯感念我們。從?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國?到?樂郊?,則集中表現了奴隸們對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們幻想著能找到壹塊理想的國土,擺脫奴隸主的壓榨和剝削。?逝?,同誓,表示堅決之意。?適?,到也。?爰得我所?,猶言?乃得到了我們安居的處所?。?直?與?所?意同。
全詩最後說,在這塊幸福的國土上,?誰之永號?,誰還會再過啼饑號寒的生活呢?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傷嘆息地過日子了。很有點象後世的《桃花源記》所設想的藍圖。關聯閱讀:
《詩經》是中國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詩經》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漢朝毛亨、毛萇曾註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陜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詩同樂不能分。 以上這篇碩鼠賞析就為您介紹到這裏,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