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覺得詩歌還不如文言文,比如《嶽陽樓記》,中心觀點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觀點明細、論證嚴密,非常清楚明了。
但是,反過來想壹想,詩歌短短的幾句話,就能體現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讀起來韻味悠長,朝代的興衰、世事的滄桑、歲月的流逝。。。。。。都濃縮在這幾十個字裏,是不是也多了幾分對作者的敬佩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讀”詩,如何體會詩歌的韻味和內涵。
壹、
讀詩是壹種認知升級,認知的前提是要清楚自己的鑒賞能力到底如何。
所以,閱讀的第壹步是對詩歌進行獨立理解,嘗試去鑒賞,不要著急看註釋。
以《泊船瓜洲》為例,不難看出,這首詩最好的句子是“春風又綠江南岸”,壹個“綠”字,形象地把蕭瑟的冬天到生機勃勃春天的變化過程刻畫了出來。從“明月何時照我還”壹句,可以確定當時王安石漂泊在外,非常思念故鄉。
所以,第壹步要把名句標註來,並在“綠”字下打壹個三角,表示強調。
這些筆記,沒有依賴任何資料,是獨立判斷的結果,這就是我們自己的鑒賞能力,是做筆記的第壹步。
二、
壹般情況下,沒有疑問就沒有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所以第二步,要找出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記。
還是以《泊船瓜洲》為例,這首詩能讀出什麽問題呢?
假設在閱讀的時候產生了以下疑問:京口、瓜洲和鐘山分別在哪裏?既然作者漂泊在外,那當時到底在哪兒?本詩的寫作背景是什麽呢?
這三個淺顯的問題,可以推動我們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