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主創造的時期。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嚴謹",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壹樣,好像音樂壹樣。音樂美指的是詩歌的音節,讀起來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建築美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繪畫美指的是詩歌的詞藻,用詞註意色彩,形象鮮明。
2、新月派簡介
主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壹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壹多、徐誌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等。1927年春,胡適、徐誌摩、聞壹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
3、象征派詩歌特點
象征派藝術的哲學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在題材上,它表現了世紀末壹部分知識分子的頹廢的思想感情和對於病態的“心靈與官能的狂熱”的追求;在藝術方法上,它發展了神秘主義哲學家提出的“對應論”的觀點,把自然萬物視為可以向人們發出各種信息的“象征的森林”,強調通過暗示、烘托、對比、聯想等手段來傳達詩人內心的微妙世界。
4、象征派簡介
20、30年代新詩創作中的壹個流派。源出於19世紀末葉法國興起的象征主義。1857年發表詩集《惡之花》的詩人波特萊爾被認為是象征派文學的先驅。1886年讓·莫雷亞斯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象征主義宣言》,第壹次提出“象征主義”的名稱。它的代表人物還有蘭波、魏爾蘭、馬拉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