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扁舟的意象的詩句

關於扁舟的意象的詩句

1.舟在古詩中的意象

舟:1.喻漂泊:“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裏壹孤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劉睿虛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

《木蘭花》 李商隱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

2.喻自由:“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他年卻棹扁舟去,終傍蘆花結壹庵”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壹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這是我高三復習筆記上的,希望能幫到妳。^~^

2.古詩詞中有關船的意象

《登嶽陽樓》

杜甫經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轉變,晚年在四川、湖南壹帶漂泊達11年之久,最後病死於自潭州赴嶽州的壹條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他最終的歸宿。他在詩中反復寫到“船”意象,“危檣獨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詩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寫照。

蘇軾因“烏臺詩案”貶官黃州時寫下了《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與“漂泊”之感相對,中國古典詩歌中“船”意象的另壹典型內涵是“自由”。這種思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他的思想雖然消極,但是對中國文人來說,“泛不系之舟”,卻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眺餞別校書叔雲》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韋詩描寫春花、春草春樹春鳥春潮春雨等明麗的景象,用壹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中心意象,既是寫實化描寫,又是詩人心態的形象化表現。

3.舟在古詩中的意象

舟:1.喻漂泊:“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裏壹孤舟”《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劉睿虛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

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木蘭花》 李商隱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2.喻自由:“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他年卻棹扁舟去,終傍蘆花結壹庵”《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壹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這是我高三復習筆記上的,希望能幫到妳。

^~^。

4.求古詩詞中關於“酒”這個意象的詩句

曹操詩《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唐朝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描寫酒的詩句 《問劉十九》白居易 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新豐主人 儲光羲 新豐主人新酒熟, 舊客還歸舊堂宿。 滿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軒竹。

雲散天高秋月明, 東家少女解秦箏。 醉來忘卻巴陵道, 夢中疑是洛陽城。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遊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5.帶有意象的詩句大全

1、月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釋義:

這年的時光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2、冰雪

《念奴嬌·過洞庭》宋代: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壹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壹葉。素月分輝,明河***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著;玉界 壹作:玉鑒)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滄浪 壹作:滄冥;嶺表 壹作:嶺海)

釋義: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浩瀚無邊,在這中秋將至的時節,更是沒有壹點風勢。秋月下浩浩湯湯、壹碧萬頃的湖水,載著我壹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壹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這種美妙的體驗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感懷這壹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於嶺海之間,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純潔。而此刻的我,身著單薄衣衫,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渺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鬥星做成的酒勺中,請天地萬象統統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3、柳樹

《送別詩》隋代:佚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釋義:

楊柳青青,枝葉垂到了地上。楊花漫漫,在空中紛亂地飛舞。送別的時候眼裏的柳條折盡,楊花飛絕。請問遠行的人什麽時候回來呢?

4、長亭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連短亭 壹作:更短亭)

釋義:

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壹片迷蒙,仍是壹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夜色彌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飛翔。哪裏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5、鴻雁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長山 壹作 長水)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釋義:

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壹遍又壹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淒清。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後囑咐姐妹,妳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6.古詩詞中有關船的意象

《登嶽陽樓》 杜甫經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轉變,晚年在四川、湖南壹帶漂泊達11年之久,最後病死於自潭州赴嶽州的壹條小船上。

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他最終的歸宿。他在詩中反復寫到“船”意象,“危檣獨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詩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寫照。

蘇軾因“烏臺詩案”貶官黃州時寫下了《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與“漂泊”之感相對,中國古典詩歌中“船”意象的另壹典型內涵是“自由”。

這種思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他的思想雖然消極,但是對中國文人來說,“泛不系之舟”,卻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眺餞別校書叔雲》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韋詩描寫春花、春草春樹春鳥春潮春雨等明麗的景象,用壹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中心意象,既是寫實化描寫,又是詩人心態的形象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