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鷹是壹首什麽題材的詩:題畫詩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此詩通過描繪畫鷹的威猛姿態和躍躍欲試的神情,抒發了詩人自負不凡、痛恨庸碌的壯誌豪情。開頭兩句點題,含驚訝之意;中間四句正面描寫畫面上蒼鷹的神態;最後兩句承上收結,直把畫鷹當成真鷹,寄托著詩人的思想。全詩筆觸細膩傳神,章法謹嚴,形象生動,寓意深遠,是題畫詩的傑作。
作者資料: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詩人,與李白並稱為“李杜”。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壹,他的詩歌大多描寫了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表達了深厚的人道主義情懷。他的詩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人道主義精神,被譽為“詩史上的壹座巍峨的山峰”。
杜甫的壹生充滿了坎坷和波折,他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化也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詩歌創作中。早年,杜甫在洛陽壹帶度過,後因避亂前往南方,途中困頓不堪,但他仍然堅持詩歌創作。他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寫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難。
安史之亂後,杜甫流落到四川成都,在那裏他創作了《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名篇。其中《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表達了他對國家興衰的感慨和對人民的關愛。
在成都期間,他還寫下了《登高》壹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表達了他對人生短暫和宇宙永恒的思考。
晚年,杜甫在湖南、湖北壹帶漂泊,生活極度貧困。然而,他仍然堅持詩歌創作,並深刻關註社會現實。他在《登嶽陽樓》中寫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表達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人民命運的關切。
他還寫下了《登高》壹詩:“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表達了他對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對祖國命運的憂慮。
杜甫的詩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他的詩歌語言優美、音韻和諧、意境深遠、風格沈郁。他的詩歌不僅表達了他的思想感情和對社會現實的關註,也體現了他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造詣。杜甫的詩歌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