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丞相坐贈歌者虞姹 趙嘏
綺筵無處避梁塵,虞姹清歌日日新。
來值渚亭花欲盡,壹聲留得滿城春。
杏園 杜牧
夜來微雨洗芳塵,公子驊騮步貼勻。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虞美人 向子諲
江頭苦被梅花惱。壹夜霜須老。誰將冰玉比精神。除是淩風卻月、見天真。情高意遠仍多思。只有人相似。滿城桃李不能春。獨向雪花深處、露花身。
聞金吾妓唱梁州 李頻
聞君壹曲古梁州,驚起黃雲塞上愁。
秦女樹前花正發,北風吹落滿城秋。
滿城飛雪散苕花。萬頃溪連罨畫。
狼藉梨花滿城月,當時長醉信陵門。
2.柳絮飛時花滿城的全詩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
惆悵東欄壹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賞析
蘇東坡最為得心應手且作得最好的詩體,自然七言古詩,然而蘇詩另有壹絕,在宋朝詩壇堪稱獨步的,那就是七言絕句。比起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七古,這些清新絕俗的小品詩或許更有它令人喜愛的特色。
蘇東坡的七絕純粹是性靈的流露、天才的橫溢,不假修飾,不用典故,幾乎全是白話的作品,這些全是蘇軾這位偉大的詩人,偉岸的心靈在閑暇時偶發的,對人生明澈觀照。有的如晶瑩渾圓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兒童的嬉笑。。總之這些作品是我們壹讀就會喜歡的而且百讀不厭的。 「東欄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壹首。
「東欄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寫得出這樣的詩,但古今以來卻只有這壹首寫梨花的詩篇,傳誦千古,至今仍膾炙人口。何故呢?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實在不容易,只覺得他所描寫的景物很美,又很親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壹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動態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真是「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春意之濃,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來。
柳絮飄飛,梨花亦開遍了壹城的雪白這裏更加強調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萬紫千紅,花團錦簇,如錦繡般的大地-----但是這裏單只描寫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襯),更著眼於自己家門口東欄邊的壹株梨花-----它愈開得熱鬧,愈引人惆悵-----到這裏,此詩的獲烈特色完全顯現出來了,壹株如雪的梨花,壹味強烈的白色這引起人***鳴的主要關鍵所在,任何人面對如此壹幅畫面,也會稍然為之動容:
東坡此詩似傷春而實未傷春,壹點也沒有頹廢衰颯的調子,只是純美的欣賞與人生哲理的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