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簡單的拆字詩

簡單的拆字詩

漢字是我國獨特的國學,拆字就是我國奇異的國粹。漢字千姿百態,壹字能生出多字,簡直變化無窮。所謂拆字詩,即根據漢字特點,將合體字拆成獨體字,或拆成相關的部件(偏旁加獨體字),重組成篇。

相傳,詩人蘇東坡做官時,壹次微服出訪,遇到幾個當地稱霸的鄉紳設宴祝壽,便前去拜訪。賓客中有兩個官僚,壹個叫楊貴,壹個王筆。他們兩人不知來訪者是誰,正附庸風雅在席間賦起詩來。

王筆:壹個朋字兩個月,壹樣顏色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不知哪個月下雪?

楊貴雲:壹個呂字兩個口,壹樣顏色茶和酒。不知哪張口喝茶,不知哪張口喝酒?

蘇東坡雲:壹個二字兩個壹,壹樣顏色龜和鱉。不知哪壹個是龜,不知哪壹個是鱉?龜,指楊貴的“貴”;鱉,指王筆的“筆”。

這是酒令加拆字加諧音混合體。其中的拆字是最簡單的。

先看壹首《寄江子我郎中》(南宋.劉壹止):

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當來?意若重千裏。永言詠黃鶴,誌士心未已。

這是壹字分開成二字,此二字與原字合成壹句詩。全詩通暢連貫。

黃葉從風散,***嗟時節換。忽見鬢邊霜,勿辭林下觴。

躬行君子道,身負芳名早。帳殿漢官儀,巾車塞垣草。

交情劇斷金,文律每招尋。始知蓬山下,如見古人心。

第二句首字“***”,是第壹句首字“黃”抽“田”而來,類推,三、四句拆“心”,五、六句拆“弓”,七、八句拆“長”,九、十句抽“八”,最後二句拆半字,五個半字再重組成三字,即:思張公。

全詩寫張公(張監閣老)躬行君子之道,聲名遠播;兩人友情深厚,抒發對張公壹片敬慕。權德輿此詩壹出,同時和作多人,成壹文壇佳話。估計其中馬屁詩不少。

最著名的拆字詩據說是乾隆出給紀曉嵐的壹首詞謎,

下珠簾焚香去蔔卦,問蒼天吾的人兒花落誰家?恨王郎全無壹點真心話。欲罷不能罷,吾把口來壓,論交情文字真不差。染成皂難講壹句清白話。分明壹對好鴛鴦卻被刀割下,拋得奴力盡手又乏,細思量口與心俱是假。

壹句猜壹字,謎底是壹到十。

說到大清乾隆,想到大明的嘉靖,有壹首拆“嘉靖”詩,作者是明朝有名的徐階。士本朝堂壹丈夫,口稱萬歲與三呼。

壹橫直亙乾坤大,兩豎斜飛社稷扶。

加官加祿加爵位,立綱立紀立皇圖。

主人幸有千秋歲,明月當天照五湖。

內容是為皇上歌功頌德,但利用漢字的技巧很高,將本詩中連線字重組,就是“嘉靖”二字。

到了唐代,大詩人輩出。他們以如椽之筆,刻畫過不少美女形象,其中最令人難忘的當數楊貴妃。杜甫9寫這樣描寫到曲江邊春遊的楊貴妃姐妹: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益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極穩稱身。

通過神態、肌膚、服飾等的正面刻畫,寫出了楊貴妃姐妹的華麗富貴相。

唐代還有壹首詩也值得壹提,這就是韓握的《偶見》。詩如下:

秋千打困解羅裙,指點醍翻索壹尊。

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詩中女子,在家裏很活潑好動,挺淘氣,像個野小子。但是當有客人(詩人,大約是帥哥)到來時,馬上就現出了嬌羞之態,沖著帥哥放出電來。後兩句詩,可謂情趣橫生。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顯然激賞這首詩,她模仿這首詩做了壹支《點絳唇》詞:“蹴罷秋千.….…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據說,李清照所寫的,有可能是她自己少女時代初見日後成為丈夫的趙明誠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