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是漢代最有特色的文體,漢代的文學家大多致力於這種文體的創作,賦可以說是漢代文學的代表。
賦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最早作賦體的應該是荀子。據《漢書》記載,荀子有賦10篇,現遺存下來的有《禮》、《知》、《雲》等5篇。西漢初年的賦家繼承了《楚辭》的風格,創作出“騷體賦”。其中最有成就的應該是賈誼和枚乘等人。賈誼有4篇作品完整地保存下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吊屈原賦》和《鵬鳥賦》。
《吊屈原賦》是借悼念屈原而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慨。作品表達出自己懷才不遇的真情實感,為騷體賦增加了新的內容。《鵬鳥賦》是假設與鵬鳥的對話而鋪陳出的壹篇文章,著重寫了如何用老莊思想來排解自己的憂愁,很具那個時代的代表性。枚乘是繼賈誼後又壹著名的辭賦家。他流傳至今的作品《七發》運用鋪陳、誇張的手法有感而發,結構宏偉,氣勢不凡。它的出現標誌著漢代散體大賦的正式形成。西漢初年到東漢中期,是漢賦發展的高峰期,《漢書·藝文誌》記載漢賦900余篇,作者有60多人。司馬相如是漢代大賦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作家。《文選》中所載《子虛》、《上林》就是他的代表作。這時期的作家還有東方朔、枚臯、王褒等人。東漢末年,漢賦的思想內容、體制都開始轉變。這時期的代表者是張衡。他最有代表性的賦作是《二京賦》和《歸田賦》。
從文學發展的歷史看,西漢辭賦的興盛促進了中國文學觀念的形成,開始把文學與學術區分開來,對文學基本特征有了壹定的認識,使文學觀念從此逐漸清晰、明朗起來。
2.散文
秦漢時期,散文有了壹定的發展。因為秦朝實行毀滅文化的政策,因而就有了“秦世不文”的說法。
西漢時期,散文的發展進入壹個輝煌的時期,這期間最具代表性的當推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史記》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其中塑造了各種鮮明的人物形象。作為壹部傳記文學的經典作品,《史記》在中國司馬遷像散文史上起到了壹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漢書》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是班固的傾心之作,敘事簡練明了,結構嚴謹,體現了漢代史傳文章的發展變化,把散文的發展推向了壹個新的水平。
3.詩歌
漢代詩歌是在《詩經》、《楚辭》和秦漢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內容來自民間歌謠和文人創作。漢代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歌應屬兩漢樂府民歌以及東漢後期無名氏文人的五言古詩。
秦末漢初最為盛行的是以項羽《垓下歌》、劉邦《大風歌》為代表的楚聲短歌。這時期,楚歌已成為帝王貴族和文人雅士抒發情感的壹種流行詩體,故遺存作品很多,如《秋風辭》、《瓠子歌》及《天馬歌》等。
今存漢代樂府民歌及謠辭多為東漢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壹般多采用敘事手法,揭露現實生活中的黑暗和苦難。東漢樂府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它標誌著民歌藝術發展到了壹個高度成熟的階段,開創了古代敘事詩的優良傳統。
漢代詩歌繼承和發展了《詩經》、《楚辭》的傳統風格,反映出兩漢的社會生活狀況和階級矛盾,表達出人民的思想和願望。
漢代詩歌作品大都保存在《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書中,其中樂府歌辭大多記載在《宋書·樂誌》和《樂府詩集》中。其藝術思想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問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是怎樣的呢?
1.散文的重大變革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散文又壹次重大變革的時期,是文學獨立自由的時代。
漢魏時期是中國散文開自由之風的時期,這時期最傑出的代表就是曹操父子與建安七子。曹操不但是政治上有名的政治家,他也是當時傑出的散文家。曹操的文章形式自由,簡約嚴明,如《遺令》、《求賢令》等寫得十分隨便,有人說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師”,對散文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建安七子當中,數孔融和王粲的成就最高,孔融的文章以議論為主,如《薦彌衡疏》、《論盛孝章書》等,都是直抒己見,放言大膽,毫無顧忌。王粲主要以寫議論文和書信為主,其中不少是對世人的忠告,非常懇切。
曹植像西晉之時,散文仍以議論為主。這時期有名噪壹時的三張、二陸、兩潘、壹左,兩晉之間的劉琨、郭璞散文也非常有特色。東晉時期駢文開始盛行,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散文上大下功夫,如陶淵明和王羲之。王羲之的書信很出色,如《與會稽王箋》、《報殷浩書》等。其最為人稱頌的是《蘭亭集序》,文筆清新自然,風格疏朗。陶淵明的散文很具真情實感,其傳世名作《桃花源記》寓意深刻,令人稱奇。
南北朝時期因為駢文鼎盛,散文開始衰落,但也不乏壹些成就卓著者,如範縝、裴子野等。範縝的《神滅論》道理透徹,鋒芒畢露。裴子野的《雕蟲論》代表了由文向質轉變的勢頭。還有蘇綽的《大誥》、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酈道元的《水經註》等都是散文的代表作。另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壹些史學家、小說家作品如陳壽的《三國誌》、幹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等,都從各個方面說明了這壹時期的散文不俗的成就。
2.駢文的產生
駢文是指通篇為駢偶句或以駢偶句為主的文章。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區別在於是否講究對偶與韻律。
西晉太康年間,詩文形式主義發展很快,辭藻華麗,這種趨向正是駢文開始出現的前奏。陸機,駢體文的奠基者,他的《吊魏武帝文》、《豪士賦序》、《嘆逝賦序》等,大量使用對偶句,議論與抒情相結合,是駢體文的典型代表作。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四聲八病”的聲律說的出現,對文章的駢體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南朝的顏延之、孔稚珪、王儉等著名文人都是著名的駢文作家。北朝的文人和文章顯然就不如南朝多,但其文受南朝影響,也很有特色。如北魏後期的溫子舁、北齊的魏收都是寫駢文的好手。
3.辭賦的衰落
三國兩晉之賦,以抒情詠物的小賦為主,如魏正始時期何晏的《景福殿賦》、阮籍的《獼猴賦》、嵇康的《琴賦》等,都非常有名。西晉時潘嶽的《西征賦》、《秋興賦》,陸機的《豪士賦》、《文賦》等都是藝術感染力很強的小賦。到東晉時,辭賦向清新明快的趨勢發展。如袁宏的《東征賦》、郭璞的《江賦》及陶淵明的《閑情賦》、《感士不遇賦》、《歸去來辭》等作品,風格之獨特,前所未見。
南北朝時期,辭賦興盛,名家也很多,賦也逐步駢體化。南朝的鮑照是最傑出的辭賦家,他的《蕪城賦》廣為傳誦。還有謝朓的《思歸賦》、《遊後園賦》,蕭綱的《晚春賦》,蕭繹的《采蓮賦》等都清新自然,流傳也較廣。北朝辭賦名家名作極少,最突出的就數庾信,他的《春賦》、《蕩子賦》等抒情小賦,格調纖弱,藝術水平高超。他最主要的代表作還是《哀江南賦》,情文並茂,下筆有神。庾信把此朝的駢體賦推向了極致,但同時也標誌著“賦”這種文體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