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溫故知新的詩句

關於溫故知新的詩句

1. 關於溫故知新、業精於勤的古詩詩句

宋代詩人劉過也寫過壹道題為《書院》的“勸學詩”:“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該詩是說勤奮讀書如農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獲。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 :書山有路勤為徑,讀罷《老子》,又讀《孔子》, 聖人都是我知己。學海無涯苦作舟,壹波未平,壹波又起,洶湧澎湃千萬裏。

還有天才是百分之壹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生活怕的是貧困,無知比窮更可鄙。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在秋季。

莫嫌海角天涯遠,但肯搖鞭有到時。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

懶惰是赤貧之道,勤奮乃事業基石。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人望幸福樹望春,人得名聲樹得蔭。

桃花珍春如珍命,誌者惜時若惜金。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有錢難買二月八,黃金難買少年時。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青春。

若使年華虛度了,到老空留悔恨心。

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

寧可今日搶壹秒,不可明日等壹分。

愚蠢之人等時間,聰明之人擠寸陰。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清早不起誤壹日,少年功夫老始成。

少年辛苦終身益,莫向光陰惰寸功。

時間猶如壹金河,莫讓金河輕流過。

筍因落殼方成竹,魚好奔波始化龍。

人生能有幾回搏,莫讓年華付水流。

丈夫生世能幾時,豈能踟躕垂雙翼。

智慧無限生有限,百事宜早不宜遲。

今日之事今日畢,留到明日更著急。

安不忘危人所願,常思危困必有益。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需學也,非學無以廣大,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

——《說苑》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韓愈

人壹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禮記》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馮夢龍

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

2. 溫故知新的完整句子是什麽

春秋 孔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溫故而知新”有四解。

1、、溫故才知新”:溫習已學的知識,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

2、“溫故及知新”:壹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壹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3、溫故,知新。隨著自己閱歷的豐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頭再看以前看過的知識,總能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

4、是指通過回味歷史,而可以預見,以及解決未來的問題。這才是壹個真正的大師應該具有的能力。

擴展資料

壹、相關成語

溫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二、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3. 關於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整首詩

論語十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裏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 10.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4. 孔子名言溫故知新,,,,,,後面是什麽及整個意思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1](p.17)是孔子的壹句流傳千古的名言。

孔子認為溫故知新是做教師的基本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精神。溫故知新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

第壹,故即古,指的是過去政治歷史知識、文化知識。新是指今,指的是現在的社會實際問題。

他要求學生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認識當代社會實際。溫故知新的另壹層意思,就是從已知到未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已有知識是認識的成果,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孔子要求學生在溫習舊知識時能積極思考、聯想,擴大知識範圍或將知識進壹步深化,從而獲得新的知識。

第三,溫故知新也就是溫故創新。溫故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學校教育中、社會生活中創造、創新。

何謂創新?根據辭海釋義,“創,始造之也”。根據此意推斷,有獨到的見解叫創見。

首創未所有的事物叫創造。文學藝術作品的問世叫創作。

新是指初次出現的,往往相對舊而言的。孔子壹生雖自稱述而不作,而事實上是有述有作,是當時知識的集大成者。

他編寫、整理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流傳後世的寶貴文獻就是他溫故知新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