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現實主義指的是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的壹個流派。發端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後成為拉美小說創作的主流。它的興起被稱為“拉美文學的爆炸”。代表人物有危地馬拉的阿斯圖裏亞斯、古巴的卡彭鐵爾、墨西哥的魯爾弗和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 魔幻現實主義是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壹種創作方法。魔幻是途徑,表現生活現實是目的。用魔幻的東西將現實隱去,展示給讀者的是壹個循環往復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相混合、主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藝術上則在現實描繪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跡、幻覺、夢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現於小說情節中,時序關系常被打亂,敘述富於跳躍性,有時場面帶有象征色彩,顯示出鮮明的地獄和民族特點。它堪稱是“移植”和“尋根”相結合的成功範例。它既是對現實的深刻開掘,又是對歷史的嚴肅反思;既有對本大陸傳統文化的尋本探源,又有對歐美現代主義的廣泛吸收。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現實主義”這壹術語的人是委內瑞拉作家:彼特裏。
真正成熟的標誌是墨西哥作家魯爾福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帕拉莫》。
本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魔幻現實主義形成熱潮,以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誌。 1、俄國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穿褲子的雲》
2、法國阿波裏奈爾:首創“樓梯式”的詩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