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家鄉的主旨詩句

關於家鄉的主旨詩句

1.積累以“思鄉”為主題的詩句

1、《靜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3、《望驛臺》 (唐)白居易

靖安宅裏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4、《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壹看腸壹斷,好去莫回頭。

5、《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2.以故鄉為主題的名句名篇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這兩句大意是:故鄉啊,妳在哪裏?除非醉得不省人事,才能把妳忘記。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李清照的家鄉在山東濟南,金人入侵後巳歸屬金國。清照隨宋室南渡,丈夫去世後其身飄泊在浙江的金華、紹興壹帶,晚景十分淒涼。這兩句所表現的,是壹種國破家亡的鄉關之思。“故多何處是”不是壹般的設問,而是飽含著作者血淚的痛切呼聲。故鄉,淪陷在敵人手裏,收復無望,歸去無期。李清照懷念故鄉,白天黑夜都不能把故鄉忘記。“忘了除非醉”正是以極沈痛的語盲,表現了這種時刻不能忘懷故鄉的愛國之情。詞人運用設問和從反面著筆的方法,加強了無比沈痛的感情色彩。

故溪黃稻熟.壹夜夢中香。

唐·錢珝《江行無題壹百首》其九十八。故溪:故鄉的小溪。這兩句大意是:故鄉小河邊的稻子也該黃熟了吧?晚上做夢,壹夜都聞到稻香。全詩是:“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這是觸景思鄉之作,詩人看到江邊農民忙著秋收的景象.想到了故多。詩人並沒有直言思鄉,但從白天想到故鄉的稻熟,夜間夢到故鄉的稻香,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已不言而喻。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江北虎牙山對峙,如同門戶。憐:愛。故鄉水:指長江。李白青少年時生活在四川,長江自蜀東流,故稱。這是詩人二十五歲出蜀,沿江東下,至荊門而作。這兩句大意是:更覺故多山水的可愛,她戀戀不舍地壹路做伴,不辭萬裏為我送行。本是詩人留戀故鄉,卻說故鄉江水有情,萬裏相送。詩從對面寫來,匠心別具;又賦江水以性靈,增加了藝術感染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這兩句大意是;露水的潔白從今夜白露節開始,天下最明亮的月亮應是故鄉的月亮。安史之亂中,杜甫攜家至秦州,懷念弟弟及故鄉親人,寫成此詩。本來露無夜不白,月何處不明?露白月明天下***壹,並無差別。但由於詩人羈旅異鄉,又時入白露,對時令、氣候感受最深,故說“露從令夜白”;又因飄零孤獨,心情黯淡,仰望他鄉之月總覺得不如故鄉之月明亮,故說“月是故鄉明”。顯然這是在客觀景物中融進了詩人的主觀情緒,由於心理的幻覺和感情的偏執,使詩人得出了不合科學道理卻合乎藝術真實的結論。遠離故鄉的人們每當思鄉的時候,都會想到“月是故鄉明”的名句,引起心律的***振而首肯它的正確。寫思鄉和贊美故鄉,常常引此名句。

3.魯迅寫的故鄉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麽

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壹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

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壹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系。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系是壹個人壹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

後來的印象不論多麽強烈都只是在這樣壹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且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系的基礎上發生的。

“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壹起的。

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復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

這樣的感情是壹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壹絲壹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

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復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郁。

憂郁是壹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壹種不強烈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壹種憂郁的美,憂郁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