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飛葉落紅楓搖,
霞橫西天青竹橋。
畫屏藏春香閣暖,
鴨鳴塘波新月嬌。
搖楓紅落葉飛花,
橋竹青天西橫霞。
暖閣香春藏屏畫,
嬌月新波塘鳴鴨。
<康熙故作顛倒詩>
仲翁如何作翁仲,
想因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許為林翰,
貶到江南做判通.
別有意趣的顛倒歌
周國安 作於 2004年3月24日
--------------------------------------------------------------------------------
在我國俗文學園地有壹種別有意趣的顛倒歌,它的創作風格類似於打油詩體,其特點是運用“故錯”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說。這種歌因為其幽默諧噱的民間趣味,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
比如許多人小時候聽過這樣壹首兒歌:有壹天我出了南門往北走/看見壹個人咬狗/這個人拿狗砍磚頭/反被磚頭咬了手/有個老太太/今年壹十九/從來沒見過這種新鮮事兒/煙兒煤拉著火車走。這首顛倒歌故意李戴張冠,是非顛倒,雖然沒有什麽意義,但它音律鏗鏘、節奏明快,小孩子願意聽,願意唱,他們全被這怪異而可笑的言語組合逗得樂不可支。而且在傳誦的過程中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培養和鍛煉,如此說來顛倒歌不僅有娛樂功能而且有益智作用。
還有有些顛倒歌寓莊於諧,在貌似荒誕的形式之下包裹著嚴肅的主題。國民黨統治時候,有壹個名叫唐捐的作者寫過這樣壹首顛倒詩:用鐮刀把蘆葦趕進麥田/用肥料把葛藤養成水稻/田埂以外,草木蕭條/田埂以內,比場熱鬧/這是地球倒轉的年代/盜匪在教堂分贓、跳舞、布道/蜜蜂跟蒼蠅競爭壹灘血水/碩鼠捕貓,貓在蟻穴裏哀嚎/這是乾坤易位的國度/冷氣裝在豬舍,牛用香水洗澡/有人住進下水道。看哪——/鬼在神龕,魚在鳥巢。這樣的顛倒歌,簡直就是壹首絕妙的諷刺詩!整首詩通過反常的語言組合,乖謬的事理搭配,表現了對那個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汙濁社會的極大憤慨和辛辣諷刺。
不光以前的人們喜歡顛倒歌別致的藝術樣式,在今天詩人的詩歌創作中我們依然能夠尋覓到顛倒歌的影跡,如當代詩人臧棣在其詩作《日常生活》這樣寫道:這個世界就是有趣/有房子的人常常出去流浪/把身體塞進車廂/裝出壹副/無家可歸的樣子。
“顛倒歌”是中國的“土特產”,但奧地利詩人彼德·漢德克卻有壹首詩,其表現技巧與顛倒歌頗為神似。詩題曰《顛倒的世界》:我醒著入睡了,我沒看東西,是東西在看我;我沒動,是腳下地板在動我;我沒瞅見鏡中的我,是鏡中的我在瞅我;我沒講話,是話在講我;我走向窗戶,我被打開了。我躺著站了起來;我沒張開眼睛,眼睛卻張開了我;我沒聽聲音,聲音卻在聽我;我沒吞水,水卻在吞我;我沒抓東西,東西抓著了我;我沒脫衣服,衣服卻脫掉了我;我沒勸自己聽話,話卻勸我擺脫開自己;我走向門,門閂按住了我。當然詩人本身可能並不知道遙遠的東方有壹種民間詩歌形式叫“顛倒歌”,詩評家也會解釋這是現代派詩歌創作的“克制陳述式”反諷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