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喜憂參半的詩句

喜憂參半的詩句

喜憂參半的詩句

1、示長安君 宋代: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裏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賞析:詩以議論起,用遞進法展開。先說自己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輕時就對離別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會面,也引起心中的傷悲。對句有兩層意思,壹是說年老了,會壹次少壹次,所以相見時對未來充滿感傷;壹是有會必有別,因為對離別的感傷,就連對會面也感到心情沈重起來。

2、醉花陰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賞析: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3、喜見外弟又言別 唐代: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壹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賞析:此詩當作於安史之亂之後的藩鎮割據時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結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戰爭時斷時續,壹直延續到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體告壹段落,歷時三十年。此詩就是在這種動亂的社會背景下創作的。

4、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賞析:這是壹首詩、畫、音完美結合的五言律詩。其特色有三:其壹,構思精巧,移步換形;其二,首尾呼應,承轉分明,篇法圓緊;其三,四聯八句全合律,頷聯頸聯對仗工整而又毫無斧鑿之痕。李白近體詩每有不合律處。這首青年時代寫的五律又是壹個證據,證明李白非不諳聲律,而是不屑自縛於聲律。

5、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壹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賞析:這首詩描寫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壹帶)喜遇梁州故人的情況和感慨。他和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漢壹帶有過交往。詩題曰“喜會”故人,詩中表現的卻是“此日相逢思舊日,壹杯成喜亦成悲”那樣壹種悲喜交集的感情。

6、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唐代:劉長卿

壹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賞析:詩人興沖沖步行山中拜訪壹位道士,不想卻吃了個閉門羹,在居所遠近尋找,仍未如願,詩人非但沒有產生失望惆悵,反而獲得精神愜意和心理的滿足。此詩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所作的。

7、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賞析:此詩闡明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發稀、視力減弱、多病等不利的壹面,也還有處事經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壹面,對此如果細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而有所作為。全詩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度積極對待人生。“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二句,深為人們贊賞,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8、浪淘沙令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