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 淺浮雕《雪中送炭》
拼音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釋義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予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鼓勵。 右圖為淺浮雕《雪中送炭》,該作品圖照來源:初山微畫雕刻藝術工作室。
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出處宋·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雪中送炭 示例 示例 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只有錦上添花,那得~。” 對於他們,第壹步需要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義詞錦上添花 反義詞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同韻詞微時故劍、風雲萬變、臨機設變、飽經憂患、心甘情願、日長壹線、伏屍百萬、好漢惜好漢、滿堂灌、熊羆百萬。 結構偏正式 典故北宋宋太宗繼位之後,生活十分節儉,但對百姓卻毫不吝嗇。有壹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著狐皮還覺得冷,他回到宮中,命人端來火盆、美酒。他獨自喝酒,擡頭見宮外大雪飄飄,他想到這麽冷的天,那些缺糧少炭的人家會更加難過。想到這,他命人帶上木炭和糧食去送給那些挨餓受凍的人家。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英語Timely help 德語
作品(2張)Rechtzeitig 日文タイムリー 法文En temps opportun 成語故事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範成大壹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的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壹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其它使用 ◎ 對於精疲力竭的種棉人和管棉人來說,這真是雪中送炭。 ◎ 這真是“雪中送炭”,他反復閱讀,並按照文中介紹的辦法試著學習,效果靈驗。 ◎ 經過廣大員工的團結奮戰,***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務,為長春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為長春市的經濟騰飛,為長春市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成為長春市幾千家企、事業單位為之依賴,並在關鍵時刻得到了“雪中送炭”般幫助和支持的銀行。 ◎ 好,華僑同胞,真是雪中送炭!走,妳跟我壹起面交孫先生。 ◎今天氣溫忽然下降,媽媽給我送來了衣服,真是雪中送炭啊! ◎大地震時,多虧四面八方的群眾捐獻物資,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編輯本段菜譜
雪中送炭(蘇幫 熟炒 鮮鹹帶甜)
選料:
鱔背400克,雞蛋(用蛋清)2只,熟火腿瘦肉末子少許。
調料:
黃酒3匙,蔥花、姜末、蒜泥各半匙,醬油3匙半,白糖1匙半,味精0.3匙,白胡椒粉少許,豬油、豆油、麻油各1匙,45°水生粉2匙,生油100克。
制法:
1.將雞蛋清放在潔凈的盤中,用方竹筷三、四根平放著攪起蛋清,進行連續攪打,使之蓬松如雪花狀,然後放在盤中,中間捅壹較大的凹坑,上籠用中火微汽蒸至膨大,更潔白細膩,把火腿末撒在上面,待用。 2.燒熱鍋,用冷油滑鍋後倒出,留少量豬油,放蔥花、姜末、蒜泥(少許)煸香,再放鱔背煸炒,至變色、去腥,加黃酒、醬油、白糖、味精,燒沸後下水生粉勾糊芡,淋上油增光,盛入雪花堆的凹坑中,在鱔糊中撳壹個凹坑,在坑內放蒜泥,撒上胡椒粉。取凈鍋放麻油燒熱,澆在鱔糊坑中,上桌即成。
特點:
黑、白、紅色彩鮮明,軟、糯,滑滋味鮮美。鹹中帶甜,蒜香撲鼻。因鱔背色黑如炭,裝盆後澆熱油,產生“嘶啦啦”響聲,猶如木炭燃燒時產生的響聲;外圍由雪花般蛋泡簇擁,故名“雪中送炭”。別有壹番情趣和寓意。
關鍵:
1.黃鱔有較重的泥土腥味,必須用高溫油煸透去腥,而且要多用蔥姜蒜及麻油等調味。 2.燒沸後就勾芡,不宜多燒。勾芡要用糊芡使鱔絲與鹵汁能融為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