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在歷史上,古往今來文學成就最高的壹首詩詞是哪壹篇

在歷史上,古往今來文學成就最高的壹首詩詞是哪壹篇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文無第壹,武無第二。每個人心目中的評判標準不壹樣,都有自己喜歡的詩與文章。我推薦的這壹首,聞壹多先生評價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壓倒全唐”之說。

讓我選擇的話,我認為最美的、文學成就最高的莫過於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壓倒全唐”之說。

唐朝詩人與作品猶如星空璀璨的星河,人才輩出,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等等不壹而足,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詩的意境、哲思、音樂美都是他們在壹首詩中所不能同時具備的。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詩賞析

這首詩,正如詩的名字,分別寫了五種景色:春、江、花、夜,情景交融,星月交輝。全詩可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可看成是寫景:

春潮湧動的夜晚,壹輪明月從海邊升起,今晚的月色皎潔,江天壹色。人代代相傳,江月也是年年相似。人生海海,今天的月光曾經照過古人。但不知道,現在的江月等待何人,只見江水滾滾向前。

下篇從“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這句開始轉入抒情,主是寫的是遊子與思婦相互思念之情。全詩以月總領,月亮壹直被視為“家”的名詞,所以才有中秋節,團圓節之說。尤其是那些在外的遊子,月圓之夜,就會觸發想家之情。

也就有了“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之說。詩人從滿月、斜月再到落月,把思鄉之情推向了高潮。心中無限惆悵,落花流水月去也,可詩人情無處可寄,所以,就把它暫且寄滿江邊的樹上。

後世影響

張若虛全唐詩,僅錄兩首,這是其中壹首。就這麽壹首詩,就奠定了他在唐詩中的“幫主”地位,實力不容小覷。而且,後面很多大家的名句,也是化用這首詩特別多,下面僅舉有名的幾例:

1.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化用該詩的首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2.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能化用該詩詩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3.崔顥的“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可能化用該詩詩句“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以上是有形的化用,還有更多是無形的化用,具體的只有詩人自己知道了。但是無論怎麽說,這首詩在唐詩中的“江湖地位”是無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