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誰能告訴我壹些有關詩歌的知識?再告訴我壹些有關詩歌的故事。

誰能告訴我壹些有關詩歌的知識?再告訴我壹些有關詩歌的故事。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摘自趙缺《無咎詩三百序》。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壹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壹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陸機則認為:“詩緣情而綺靡”。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後世將兩者統稱為詩歌

詩歌故事

壹、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故事

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壹天,紀曉嵐帶著壹只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墻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墻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壹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二、 於謙的故事

於謙小時候,束發兩髻,有個和尚笑他: “牛頭且喜生龍角”於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於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於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於謙就回答說: “壹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三、宋之問巧遇駱賓王的故事。

初唐詩人駱賓王曾參與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歸於失敗,他只得隱姓埋名,出家當和尚。

這天,杭州靈隱寺來了壹個年輕的遊客,此人正是宋之問。晚間,宋之問於寺間長廊漫步,見皓月當空,野山魃魃,便詩興大發,吟出“鷲嶺郁昭嘵,龍宮隱寂寥”兩句詩來,自覺有些意味,可是下面兩句卻壹時接不上來。長廊盡頭,宋之問忽見壹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擡眼寒喧幾句,道:“老衲倒有兩句——”於是,他緩緩吟來:“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聽了,深感佩服。

宋之問回房細細品味,覺得老和尚的兩句妙不可言,第二天壹早就興沖沖地跑去拜見老和尚,可不見人影。正在徘徊悵然之際,壹個小和尚經過,宋之問趕忙上去詢問,和尚道:“噢,他就是駱賓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