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哪首詩?(整首詩)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哪首詩?(整首詩)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浪淘沙九首(其八)》,作者劉禹錫。

全詩的意思是,不要說流言蜚語如同惡流壹樣使人無法脫身,不要說被貶謫的人好像泥沙壹樣永遠下沈。淘金要千遍萬遍的過濾,雖然辛苦,但只有淘盡了泥沙,才會露出閃亮的黃金。詩人屢遭貶謫,坎坷備歷,但鬥誌不衰,精神樂觀,胸懷曠達,氣概豪邁,在邊遠的貶所雖然經了千辛萬苦,到最後終能顯示出自己不是無用的廢沙,而是光亮的黃金。

詩句通過具體的形象,概括了從自我經歷獲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啟示。比喻清白正直的人雖然壹時被小人陷害,歷盡辛苦之後,他的價值還是會被發現的。

《雜曲歌辭·浪淘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組詞之壹。第壹首演繹神話傳說,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現愛情經受磨難,第三首寫世事流變之理,第四首寫遊子情懷,第五首描繪錦江風情,第六首揭示勞作與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繪錢塘江潮,第八首寫遷客情懷,第九首再寫世事流變之理。這是民歌體詩,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純正,無浮華之詞。

作品原文:

浪淘沙·其八

劉禹錫?〔唐代〕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沈。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註釋

讒言:毀謗的話。

遷客:被貶職調往邊遠地方的官。

漉:水慢慢地滲下。

賞析

劉禹錫被貶謫後,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浪淘沙九首》其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沈。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其六:“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讒言如浪深,遷客似沙沈。淘金是夔州的地方風情,此為民間勞作。浪淘沙是自然景象。勞力者淘金於江中,勞心者高居於朝廷。無罪而被貶謫者,由高至低,心有牢騷,因為遭遇了不公的對待。但自然現象不同,“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作品翻譯

不要說讒言如同兇惡的浪濤壹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壹樣在水底埋沈。

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創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氣勢頓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才人被外放,憤激之際,怨刺之作應運而生。劉禹錫從京官調到地方官之後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組詩當為劉禹錫後期之作,且非創於壹時壹地。據詩中所涉黃河、洛水、汴水、清淮、鸚鵡洲、濯錦江等,或為輾轉於夔州、和州、洛陽等地之作,後編為壹組。有學者認為這組詩作於夔州後期,即長慶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貶所所作。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八首。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壹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壹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壹。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