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唐詩名句十句

唐詩名句十句

李白(壹)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以新奇的想象,用擬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時空追隨友人,表達了對友人遭貶的無限同情和關切,也抒發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二)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

借用呂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發現,在政治上大幹壹番事業,體現了堅定樂觀的信念。

(三)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寫詩人面對黑暗現實激起滿心的煩愁苦悶,似水難斷。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氣,為千古名句。

(四)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

由山地荊門來到曠野楚地,李白初見平原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隨”字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寫出了曠野的壹望無際。

杜甫(五)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由個人困境推及他人,體現詩人憂國憂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望嶽》

將群山和泰山對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偉,抒發登山的決心和壯誌,表現出壹種高瞻遠矚的雄偉氣魄。

(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寄情於物,生動描繪了安史之亂之後,長安城壹片淒風苦雨的衰敗景象,表達了作者憂國的沈痛心情。

(八)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寫景寓情,展示時代滄桑、人生巨變,隱寓淒涼之情。

白居易(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

運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繪春天江南萬紫千紅的絢麗景色。

(十)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

以對偶、擬人寫出西湖早春生機蓬勃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王維(十壹)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通過“直”“圓”二字,以簡潔的線條配合,描繪出了雄奇蒼茫的塞外風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漢江臨眺》

贊景用典,以襄陽守將山簡自喻,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積極樂觀的情緒。

杜牧(十三)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

評史抒懷,壹改傳統看法,慨嘆英雄成名需要機遇,流露抑郁之情,告誡統治者不要寄希望於僥幸。

(十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

鞭撻沈溺酒色、醉生夢死的統治階級,表現了作者對唐王朝將重蹈南朝亡國覆轍的隱憂。

李商隱(十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

運用比喻和諧音展示了戀人間生死相伴的真情,體現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現多用來贊頌追求事業者的奉獻精神。

(十六)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詩人想象將來與親人歡聚的情景,表達渴望與親人早日相見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劉禹錫(十七)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涵哲理。現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十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

壹改古人悲秋之調,盛贊秋天的美好。寄予作者雖遭改革的失敗,仍不氣餒的精神。

李賀(十九)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

以設問句式,昂揚的激情,盡抒投筆從戎、報效國家之情。

(二十)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

既寫景又寫事,渲染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岑參(二十壹)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以梨花喻冬雪,極富浪漫色彩,形象描繪出塞外大雪的壯美,讓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壹片春意,表現了詩人的驚喜和好奇。

王勃(二十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全詩主旨句,以說理來言情,體現了曠達爽朗的胸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離別之傷感壹掃而光。

孟浩然(二十三)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

由近及遠,抓住青綠之色寫出山村風光的清幽恬靜和盎然生氣。

王昌齡(二十四)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出塞》

以互文的手法描繪了壹幅雄渾悲涼的古代邊關圖。隱含對戰爭不息的譴責,對人民苦難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