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描寫技巧
1、襯托
A襯托: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通常就叫烘托,烘雲托月。襯體作主體的陪襯,突出主體,使所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或者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琵琶女的技藝高超和人物淒涼孤獨而悲傷的心情。
反襯,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烘托主體。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時,常把遠與近、動與靜、聲與色、實與虛等相結合,互相形成對比襯托,收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如杜牧《齊安郡後池絕句》最後兩句:“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以成雙成對的“鴛鴦”襯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等以聲襯靜,襯托出環境的清幽寂靜。
金屬質感分割線
2、對比
B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壹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壹起相互比較,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如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高適的“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等,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給人以深刻印象。
如元代王冕《白梅》的前兩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用“混芳塵”的桃李反襯“冰雪林”中潔白的梅花,襯托出梅花之高潔守誌,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
3、動靜結合
在中國古代詩歌裏,詩人們為了創設意境,特別註意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壹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獨出心裁,“每著壹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選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的形容詞用作使動動詞,都是動態描寫的壹些典範,在動詞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壹種意境裏描寫動態與靜態,並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這裏的“動”含動與聲:
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喧”為聲,“動”為動,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壹。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
例:簡析下面詩歌的寫作技巧。
鹿 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前兩句寫黃昏時候,山林不見人影,寂寥、空闊。偶爾聽到幾點人說話的聲音,非但沒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顯得山之靜。後兩句明暗對比:壹縷夕陽射進蔚然深秀的樹林,落日余暉打在壹塊青青的苔蘚上。這裏為聲襯靜,用了襯托,也用了對比。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以動襯靜
4、點面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絡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壹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絡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在《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於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於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並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
如杜甫的七律名作《蜀相》,由諸葛亮的祠堂寫到這位蜀漢賢相的壹生事業。其頸聯雲:“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兩句之所以顯得格外厚重,就是因為它所包容的內容異常豐富:前壹句,抵得壹篇《隆中對》,後壹句,抵得兩篇《出師表》;從三顧茅廬到白帝托孤,他與先主劉玄德的君臣遇合,從七擒孟獲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績和北伐的功業;“天下計”言其巨集圖,“老臣心”表其忠貞;……。老杜以外,哪個詩人曾有過這樣的筆力?類似這種手法,可以稱之為點面結合。指出壹點,隱括全面。
5、細節描寫
中國古典詩詞壹般篇幅短小精悍,這樣就不象敘事性作品那樣有過多的細節描寫。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樣不能忽視了其中的細節描寫。這壹點特別需要加以註意。文學作品中真實生動的細節描寫,也能獲得“見微而知著”的效果。
如杜牧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人僅攝取楊貴妃看到跑馬飛送荔枝的人發出會心壹笑的細節入詩,壹切盡在不言中了。詩人的隱諷態度在於“妃子笑”與“無人知”,由此可見,千裏迢迢飛送荔枝,完全為了博得壹人的歡心,至於外人是不知內情的,看到快馬飛馳的緊急情況,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妃子笑”的細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再如元稹的小詩《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寓引古鑒今之意,抒憑吊今昔之情,向來極負盛名。詩雲《唐詩別裁》說它:“只四語已抵壹篇長恨歌矣。”《養壹齋詩話》稱它:“壹十個字,足賅《連昌宮詞》六百字,尤為妙境。”究竟妙在何處?在於“小處寄慨,倍覺喝嘆有情”紀昀。
詩人只是選取了白頭宮女“閑坐說玄宗”的細節組成全篇。按說這些宮女從紅顏到白發,在冷宮痛苦熬煎了壹生,其罪,非玄宗而誰?她們應該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詩人拋開了許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讓這些宮女,閑坐無聊,數說玄宗昔時的繁華,談資以消磨時光。
如今,她們既不憤激,也沒有感嘆,只是麻木地說說而已,甚至談起自己的過去,像談論別人的故事壹樣,心如死水,無怨無恨。“閑坐說玄宗”看似輕筆帶過,然而,厚積薄發,蘊含了詩人多少不勝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潛贊曰:“只說玄宗,不說玄宗長短,佳絕!”
下列小詩,都是以細節描寫為中心組織全篇,顯得搖曳多姿,昭暢述情,各顯其妙: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通過“燕子”的細節,抒發了古今盛衰的感慨;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最後結出“行人臨發又開封”,使境界突現,形神逼露,驟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輿在《養壹齋詩話》,推崇為“七絕之絕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金屬質感分割線
V
6、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壹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如杜甫的另壹首《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就是濃彩重墨渲染了壹派怡人風光,山青翠,花紅艷,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卻是為寫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
如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通過紅日映花襯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憶江南美景的。
如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潔白的羽毛浮於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有寒有暖,鮮明而協調,在藍天、白雲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多麽絢麗的畫面,多麽富於童趣和生活氣息。真可謂狀物如在目前。
金屬質感分割線
7、觀察角度的變化
蘇軾的《題西林壁》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壹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蘭溪棹歌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詩的第壹句從什麽角度寫?仰視。
第二句從什麽角度寫?低頭。
這兩句詩勾勒出壹個怎樣的境界?
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蘭溪山色,朦朧飄渺,使人如同墜如仙境。
金屬質感分割線
8、白描手法
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壹,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物件,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幹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解題步驟
第壹步:準確解讀文字
1上看:看詩歌題目,再看作者;
2下看:看註解提示;
3中看:看全詩主體。
第二步:明了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
小口徑問題問什麽答什麽,大口徑問題壹般要包括三個要點,比如:
1采用的寫作手法: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
2手法揭示的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麽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麽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種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註意:對題幹必須字斟句酌!
第三步:回答詩歌鑒賞題
第壹種型別:分析意境類意境=意象+情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練習
1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采蓮 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問:《采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麽手法?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主要運用了襯托的寫作技巧,將采蓮少女和美麗的大自然融為壹體,讓少女的羅裙和碧綠的荷葉, *** 的臉龐與鮮艷的荷花互相映襯,襯托出少女的清新嬌艷。少女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留下無盡的情味。
2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遊
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破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問:陸遊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兩句,采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麽好處?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兩句,詩人以“林鶯巢燕”的無聲,反襯杜鵑的有聲,好處是以寂靜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
3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商山 早 行 溫 庭 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問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膾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語言結構有什麽特點?它集中地表現了什麽內容?怎樣表現的?
這句詩的語言結構特點是純用名詞組合,沒有動詞形容詞的修飾點綴。
它集中地表現了早行的辛苦。在雞鳴聲起,殘月未落之時,冒著寒霜上路,可見早行辛苦。
用白描手法,六個名詞即六種景物的組合,沒有任何修飾語。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