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評價壹個人是否有修養、有內涵,看這個人是否懂得吟詩作畫,就能略知壹二。古代的文人騷客,也是數不勝舉,但能夠流傳千古,讓我們銘記於心的也就那麽幾位傑出的文壇大家。
像蘇軾、李白、李清照、杜甫、王勃、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王維、高適、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李賀、杜牧、李商隱等這些著名的唐宋詩人也都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
並且古代詩歌體裁眾多,但也無外乎以下這幾種: 古代詩歌體裁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種。近體詩又分為格律詩、絕句、詞、曲,新詩包括自由詩、散文詩和民歌
可以說,它們各有各的韻味。詩歌的特點就在於平仄押韻,前後對仗工整。讀起來有種朗朗上口的感覺。其中, 七律詩是近體詩的壹種,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壹聯,***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像《黃鶴樓》、《春思》、《七律·長征》這些都是屬於七律詩,我發現七律詩每壹小段都是七個字,所以,感覺七律詩是詩歌裏面讀的最順口的,如果要是去背誦,每段七個字,也是很好記憶的。
有壹檔綜藝節目就是抒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經典詠流傳》。這檔節目是由主持人散貝寧主持,康震教授做為點評嘉賓,他們的捧場無疑給這檔節目增添了許多的看點。
同時,也吸引了壹大批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其中,不乏有許多高校的名師,各大中小學的學生。以及,對詩歌極其熱愛的朋友們。真的是受眾之廣泛。
但它和《中國詩詞大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原因在於《經典詠流傳》是融合了古代的經典詩歌配合現代的通俗流行歌曲,用歌唱的方式把詩歌進行了聲情並茂的演唱。並且,歌手也是本身就對這些詩歌有著壹些研究的人士,他們通過對詩歌的理解,用歌唱的方式把詩歌演唱出來後,感覺也是那麽好聽、那麽的具有意境感。隨著動聽的旋律縈繞在耳邊,真的有種繞梁三日不絕於耳的感覺。
李白的《將進酒》我最喜歡的四句詩:
這四句詩,感覺每壹句都是那麽的大氣磅礴。每次讀來都能有種別樣的體會。光是讀這首詩就已經感覺到了它的魅力無窮,在《經典詠流傳》裏加上了現代歌曲的藝術風格以後,無疑將這首詩詞再次進行了升華,真的是妙不可言。
我感覺我應該是喜歡詩歌的,吟詩作賦要是說,是古代文人的壹種交流方式的話。那麽現代社會,寫作也是人和人進行交流的渠道。面對現如今內卷的我們。
假如,能夠多領悟詩歌的精華,對我們來說,也是壹種思想和境界的提升。假如,能夠創作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詩詞,那也是十分了不得的壹件事情。盡管,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但無疑,我國的傳統文化,經久不衰,必將繼續影響著我們壹代壹代又壹代人,願詩詞的世界裏沒有煩惱,只有詩和遠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