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婺源的詩句 1. 描述婺源美景詩詞
1、《花橋》,朝代:宋代,作者:嶽飛上下街連五裏遙,青簾酒肆接花橋。
十年爭戰風光別,滿地芊芊草色嬌。譯文:上下街連著有著“五裏長街”的清華街,酒樓青色的簾子緊挨著花橋。
十年外出戰爭離愁倍增,滿地的草木茂盛顏色更嬌艷。2、《題婺源齋廳》,朝代: 宋代,作者:許月卿六濃淡煙雲展畫,淺深稿櫓水挼藍。
扁舟我欲春風裏,魚鳥依然舊所諳。譯文:濃淡煙,雲卷像畫卷壹樣,江水很蔚藍,船槁船櫓壹會深壹會淺。
我乘著壹葉扁舟如沐在春風裏,花鳥魚蟲還是舊日我所熟知的情況。3、《婺源溪行 》,朝代:清代,作者:吳顥沿山壹棹婺溪行,山色蒼蒼溪水清。
擬到黃州說風景,小茅篷底浪花聲。譯文:沿著山撐著船槳繞著溪水前行,山色蒼茫,溪水也是那麽清澈。
本想到黃州再來看風景的,然後小船底部傳來浪花拍打的聲音。4、《婺源縣齋書事》 ,朝代:元代,作者:盧摯竹樹映清曉,坐聞山鳥鳴。
瓶花香病骨,檐雨挾詩聲。客亦非餘子,春無負此生。
明朝余問俗,吟罷卻須晴。譯文:綠樹及竹子掩映著清晨的太陽,坐著的時候聽到了山上鳥的叫聲。
瓶子裏的花香氣襲人,讓我多病的身體為之振奮精神,我在下雨的屋檐下吟詩作賦。客人亦不是外人,春景如此美好,可謂不負此生。
明天我將回歸平凡的人生,吟詩過後天空已經放晴。5、《朱伯徽自溪南攜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絲海棠醉》朝代:明代,作者:汪廣洋舞罷《霓裳》不耐嬌,口脂微動酒初潮。
玉闌西畔春如海,擬倩東風整翠翹。譯文:剛跳完《霓裳羽衣曲》,有點不勝嬌柔。
女子的嘴唇紅潤微微顫動,像剛喝了酒壹般紅艷。玉石般的欄桿在西河岸,春色滿滿。
打算讓東風吹起壹片翠綠。
2. 描述婺源美景詩詞
1、婺源道中 宋代:方嶽
夢中綠遍謝家池,夢覺山村雪擁籬,盡道春寒花未在,曉來開到野棠梨。
譯文:夢中看到謝家池壹片碧綠,夢醒看見山村雪落滿籬笆。都說春天寒冷花沒開,早晨就看到了野棠梨開放。
2、題婺源齋廳 宋代:許月卿六
濃淡煙雲展畫,淺深稿櫓水挼藍。扁舟我欲春風裏,魚鳥依然舊所諳。
譯文:濃煙淡煙,雲卷雲舒,像畫卷展開,船槁船櫓壹深壹淺,江水蔚藍。我乘著壹葉扁舟在春風裏,花鳥魚蟲還是我以前熟悉的樣子。
3、婺源溪行 清代:吳顥
沿山壹棹婺溪行,山色蒼蒼溪水清。擬到黃州說風景,小茅篷底浪花聲。
譯文:沿著山,撐著船槳繞著溪水前行,山色蒼茫,溪水清澈。打算到黃州再談論風景,小船的船底傳來浪花的聲音。
4、朱伯徽自溪南攜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絲海棠醉 明代:汪廣洋
舞罷《霓裳》不耐嬌,口脂微動酒初潮。玉闌西畔春如海,擬倩東風整翠翹。
譯文:剛跳完《霓裳羽衣曲》,有點不勝嬌柔。女子嘴唇紅潤,微微移動,像剛喝了酒。玉石般的欄桿,在西河岸,春色滿滿。打算讓東風吹起壹片翠綠。
5、婺源縣齋書事 元代:盧摯
竹樹映清曉,坐聞山鳥鳴。瓶花香病骨,檐雨挾詩聲。
客亦非餘子,春無負此生。明朝余問俗,吟罷卻須晴。
譯文:竹子綠樹掩映清晨的太陽,坐著聽到了山中的鳥命長。瓶子裏的花,香氣襲人,讓我多病的身體精神抖擻,我在下雨的屋檐下吟詩作賦。客人也不是外人,春天如此美好,可謂不負此生,明天我回歸平凡的人生,吟詩之後,已經放晴。
3. 婺源曬秋詩歌描述曬秋的詩文
1、婺源古村曬秋 現代羅湖灣 篁嶺民居錯落連,屋窗竹簟景爭妍。
田間收獲多秋曬,七彩農俗盡眼前。 譯文:篁嶺的民居錯落排布,窗子外面的竹簟競相逞美,田裏的收獲多多來秋曬,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景盡在眼前呈現。
2、題朱緋塘 宋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zhidao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漁家傲·七夕立秋 宋秦觀 七夕湖頭閑眺望。回風煙做出秋模樣。
不見雲屏月帳。天滉漾。
龍軿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
玄蟾烏答鵲高樓上。回首西風猶未忘。
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擴展資料 曬秋是壹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壹種傳統農俗現象。
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曬秋。
4. 婺源曬秋詩歌描述曬秋的詩文
1、婺源古村曬秋
現代羅湖灣
篁嶺民居錯落連,屋窗竹簟景爭妍。
田間收獲多秋曬,七彩農俗盡眼前。
譯文:篁嶺的民居錯落排布,窗子外面的竹簟競相逞美,田裏的收獲多多來秋曬,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景盡在眼前呈現。
2、題朱緋塘
宋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漁家傲·七夕立秋
宋秦觀
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雲屏月帳。天滉漾。龍軿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玄蟾烏鵲高樓上。回首西風猶未忘。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擴展資料
曬秋是壹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壹種傳統農俗現象。
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曬秋
5. 描寫婺源景色的文章
婺源旅遊手冊,請到下面網址下載打印婺源出行資料,很有幫助。
婺源旅遊出行指南,長溪賞紅葉全攻略!(圖)
感受長溪--婺源的世外桃源
婺源秋天鄉村徒步遊攻略
其實婺源的美景或許並不在於某個村落的某幢古宅,或某幢古宅的某處雕花,而是在行進途中不經意間的壹瞥,透過濃密的樹林,那山腳下的溪流邊,數十幢黛瓦白墻的房子組成的村落炊煙裊裊,落日染黃了高高的馬頭墻;還有參天古樹下的溪邊石階上,浣衣女捶打著衣物,那壹幅自然而然、天人合壹的畫卷。 在喧囂的塵世中,婺源橫空出世,讓人們回到幾百年前的時光。或許每個人對婺源都有自己的解讀。不管是對年代久遠村落的向往,對連片油菜花的印象,還是對徽州文化的情有獨鐘,行走婺源其實是在追尋壹個曾經消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