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全詩及解釋是什麽?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全詩及解釋是什麽?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全詩如下: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全詩解釋如下:

雖然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年老的學人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那“選婿車”包圍,讓自己眼花繚亂。

中舉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妳的名字呢。

作品簡介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和董傳留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此詩首聯寫董傳粗絲綁發,粗布披身,贊揚董傳雖然貧窮但勤於讀書,因此精神氣質非同常人;頷聯寫董傳倦於從師學禮,忙於溫書應考,表明董傳的誌向不甘心過貧苦的日子,希望通過科舉出人頭地;頸聯用兩個典故鼓勵董傳,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選婿車"包圍而眼花繚亂;尾聯承上繼續鼓勵董傳,希冀董傳能夠有朝壹日,可以金榜題名,揚眉吐氣,以誇世俗。全詩蘊藉含蓄,巧於用典,層層交織著董傳粗衣在外而經綸在內以及貧困窘迫的情狀與作者美好的祝願之間的種種矛盾,造成強烈的反差,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壹句,廣為傳誦,膾炙人口。

作品原文

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作品註釋

⑴董傳:字至和,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在鳳翔與蘇軾交遊,二人感情深厚。

⑵粗繒(zēng):粗制的絲織品。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傳·閔公二年》:"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預註:"大布,粗布。"裹:這裏指經歷。生涯:人生的境遇和其過程。語本《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⑶詩書:原指《詩經》和《尚書》,泛指書籍。這裏指才華、學識。氣:指人的外在精神氣色。華:這裏指人氣質高雅。

⑷老儒:對年老學子的稱呼。瓠(hù)葉:瓠的葉子,可作菜用。據載,東漢劉昆有學生五百多人,每年春秋兩度祭祀,常常準備好各種禮儀並用木瓠的葉子作祭祀品。瓠,葫蘆、冬瓜等的總名。

⑸強:勉強。舉子:指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踏槐花:舊時考試是在秋天舉行,夏季槐花黃的時節正在忙於溫書應考,故有"槐花黃,舉子忙"的諺語。

⑹囊空不辦:語出《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為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瓚斷以芒接之。問曰:'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征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囊空,口袋裏空空的,比喻沒有錢。尋春馬:唐代新科進士有頭簪鮮花,騎馬踏春的習俗。唐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即寫此事。

⑺擇婿車:唐代科舉風俗,放榜那天,新科進士要在曲江宴會,公卿門閥之家常常裝飾車馬,前來選婿。這句暗示董傳尚未娶妻。

⑻得意:即"春風得意",意謂黃榜得中。

⑼詔黃:詔書。因詔書是用黃麻紙書寫,故稱。字如鴉:常指亂塗或書法拙劣,這裏指詔書上寫的黑字。語出唐盧仝《示添丁》"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作品譯文

平日裏穿著粗制的絲織品和粗劣布衣,所有學問都在胸中氣質高雅光彩奪人。

厭倦了陪伴著老先生過清淡的苦日子,立誌要跟隨舉子們壹起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裏沒錢就不去置辦那些高頭大馬,只用眼睛看那目不暇接的"擇婿車"。

高中皇榜時就可以向世俗的人誇耀了,詔書上如鴉黑字壹定會寫著妳的大名。

創作背景

《和董傳留別》是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蘇軾罷官鳳翔簽判赴汴京,途經長安,與朋友董傳話聚臨別時創作的壹首留別詩。壹說此詩作於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時董傳曾與之交遊。兩人常在壹起談古論今,吟詩作文,相知甚深。蘇軾深感年輕的董傳不但詩才出類拔萃,而且善於論詩衡文。對於董傳的學問與詩才,在《上韓魏公壹首》中,蘇軾曾有較高的評價:"其為人,不通曉世事,然酷嗜讀書。其文字蕭然有出塵之姿,至詩與楚詞,則求之於世可與傳比者,不過數人。"遺憾的是,董傳終身布衣。因此,此次臨別蘇軾作此詩以祝願並寬慰董傳。

作品鑒賞

此詩稱許董傳的誌向,同時預祝他皇榜得中。全詩巧於用典,蘊藉含蓄。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壹句,廣為傳誦,膾炙人口。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詩壹開端,就吟出了流傳千古的名句,經典地闡釋了讀書與個人修養之間的關系。"粗繒大布",說明董傳家貧,穿不起壹般讀書人穿的綾羅綢緞,同時,也說明董傳不是壹個愛慕虛榮的人。詩人這樣描寫董傳,不是嘲笑他的貧窮,而是真誠地贊美董傳寧肯吃得差、穿得差,也要讀好書、力求上進的品性。"襄生涯",形象地把董傳的清貧之態描寫了出來。尤其是壹個"裹"字,極其傳神,也極有畫面感,生動地刻畫出窮人家的男兒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情況下,依然熱愛讀書的形象。"腹有詩書",詩人自己熱愛讀書,對讀書的用途自然理解深刻,所以,這四個字意在說明壹個人的高雅氣質來自哪裏。"氣自華",原來,讀書的作用不僅在於占有知識,還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讀書,能夠使人脫離低級趣味,養成高雅、脫俗的華麗氣質。"氣",即"氣質",是壹個人由內及外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高雅舉止。"華",是壹種只能由自身修養而來的氣質,壹種無法復制或模仿別人的高責而華美的儀容儀態儀姿,壹種讓別人壹看到妳,就會覺得妳不是壹個普普通通的人,而是壹個值得尊重的人;這是壹種由骨子裏散發出來的高貴氣質,這種氣質,與金錢和權力沒有任何關系,完全是妳所掌握的知識把妳洗練出來的壹種儒雅之氣。"自"是全句的重心所在,它強調華美的氣質是由自己修煉而來,是妳飽讀詩書的必然結果,它把"腹有詩書"和"氣華"有機地連接在壹起了,使得二者互為因果關系,同時進步闡明了壹個淺顯的道理:無論壹個人多麽貧窮,只要他刻苦讀書、勤奮學習,終將會變得精神熠熠、氣質非凡。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贊美董傳安貧但追求上進的品質,說明董傳是壹個有高遠誌向的人。"厭伴"與"強隨"相對應,"老儒"和"舉子"相對應,"烹瓠葉"和"踏槐花"相對應,通過這種兩兩對應的比較,來說明董傳壹心向上的陽光心理。同時,"烹瓠葉"借用《詩經·小雅·瓠葉》的典故,更加形象地描繪出董傳渴求新知識的願望。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雖然使用既詼諧又真誠的語言,勸慰自己的朋友董傳,貧窮並不會影響到妳高中皇榜,只要能夠進士及第,妳不用騎著高頭大馬,壹樣會被有權有勢人家的姑娘相中。"尋春馬",暗用孟郊《登科後》的典故,說明壹個人壹旦登科,即便沒錢置辦馬匹,像孟郊那樣"壹日看盡長安花",也會很容易就會被人們發現,再壹次強調讀書對於壹個貧家子弟的重要性。"擇婿車"借用王定保在《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中記載的唐代進士放榜的當天,公卿家凡是有待嫁女兒的都傾巢而出,滿城觀看,選取佳婿,以此鼓勵董傳積極進取,同時也描繪了當時的壹種社會狀態,人們普遍對讀書人認可度較高,整個社會對"科舉"高度重視,以及人們對讀書人的評價標準就是"進士及第"。"眼亂行看",盡管有些調侃的意味,但卻真實地反映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社會現實。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繼續鼓勵並預祝董傳能夠金持題名,讓昔日那些認為他家貧而小瞧他的世俗之人看看他揚眉吐氣的樣子。最後這兩句似乎與開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些許的矛盾,其實,無論是對壹個國家或民族來說,抑或對於某壹個體來說,"貧窮"永遠是制約其發展的"緊箍咒"。所以,詩人也沒有脫俗,又對當時的這壹社會現象給予了批判。

整首詩語言既樸素又帶有壹點詼諧;對仗工整,但又極其註重用典;而且,用典之巧、之妙,堪稱高手中的高手;意蘊含蓄,卻深刻描摹出了社會的現實。足見詩人社會生活經驗豐富,而且善於將生活中的現象融入詩歌創作之中,這正應了那句"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的深刻道理。

名家點評

明代譚元春《東坡詩選》:"'腹有詩書氣自華',使人不敢空慕清華之氣,語亦大妙。"

清末高步瀛《唐宋詩舉要》:"(首聯二句)飄然而來,有昂頭天外之概。"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壹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禦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壹。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