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自在》翻譯是什麽?

古詩《自在》翻譯是什麽?

翻譯:

呆呆冬季陽光,第二暖真可愛。

移榻向陽坐,擁有皮衣並解下腰帶。

小奴捶我的腳,小丫頭搔我背。

從問我是誰,為什麽這樣怎麽泰?

安泰良有以,與妳討論梗概。

心了事情沒有了,饑寒迫在外。

事情了心沒有了,在國內念煎。

我現在確實很幸福,事與心和會。

內外及中間,完全沒有壹個障礙。

為什麽每天陽中,向妳說自己在。

原文: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愛。

移榻向陽坐,擁裘仍解帶。

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

自問我為誰,胡然獨安泰?

安泰良有以,與君論梗概。

心了事未了,饑寒迫於外。

事了心未了,念慮煎於內。

我今實多幸,事與心和會。

內外及中間,了然無壹礙。

所以日陽中,向君言自在。

擴展資料:

《自在》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壹首詩作。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誌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謂之諷諭詩,兼濟之誌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

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壹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於白樂天詩雲”(龔頤正《芥隱筆記》)。

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於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於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百度百科——自在

百度百科——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