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安石自己的話就是:我天生長得黑,無論怎麽洗都洗不白,又何必浪費時間去洗呢?估計很多人對於古代知名文人的印象都保持在幹凈整潔層面,突然出現像王安石這樣不愛洗澡的文人就會覺得非常稀奇。其實說到底喜不喜歡洗澡,愛不愛換衣服都是個人習慣,而王安石恰巧就屬於不愛洗澡,不愛換衣服的。
常人習以為常的梳洗,王安石卻根本不曾將它放在心上,壹年到頭沒洗幾次。因為長期不清洗的緣故,王安石身上的衣服常年沾滿汙垢,身上還長了虱子。因為長時間不洗臉,王安石的臉上看起來似乎覆蓋著壹層灰土。為此他的家人還以為他身體有所不適特地請了醫生前來幫他診斷,結果被告知只是臉臟。
不過好在王安石頗有才情,做官也頗得民心。所以即便他不愛洗澡,但是崇拜,有意與他結交的人還是不少的。也可能是因為這樣,《宋史》中將王安石不愛洗澡,不勤換衣的原因歸結到了他不愛奢華,奉行節儉的性格特征上。這種習慣要是換到其他人身上估計會被十分嫌棄,然而到王安石身上就成了特立獨行的標誌,不少人因此認為他是個不被世俗所累的高人。
後來,王安石有兩位好友實在忍受不了他這個習慣,於是就每月邀請他壹塊去洗澡,然後再趁機換掉他的臟衣服。王安石對此也不甚在意,久而久之下來不愛幹凈的習慣最終有了壹絲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