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歌妓的詩句

關於歌妓的詩句

1. 與歌姬有關的詩詞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幹。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壹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2. 我需要壹些描寫古代戲子或者歌妓的詩詞,最好有舞臺表演、臺下喝彩

0.

待上濃妝戲壹場,

誰人臺上誰人觀?

樂聲美妙忘自我,

花旦名角誰人憐?

臺上悲歡獨自唱,

卻忘終有曲終時。

壹曲終來壹曲上,

唱來唱去同臺戲。

悲可悲,笑可笑,

卸去濃妝真面目。

曲終人散臺空空,

只留壹人品惆悵。

情何以堪,人何以待?

恨只恨獨愛臺上當花旦。

只留此生戲壹場!

1.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琵琶行》節選

2.水剪雙眸霧剪衣,當筵壹曲媚春輝。

瀟湘夜瑟怨猶在,巫峽曉雲愁不稀。

皓齒乍分寒玉細,黛眉輕蹙遠山微。

渭城朝雨休重唱,滿眼陽關客未歸。——《贈歌姬》

3.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更能何事銷芳念,

亦有濃華委逝川。壹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和友人傷歌姬》

4.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壹段雲。風格只應天上有,

歌聲豈合世間聞。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同鄭相並歌姬小飲戲贈》

5.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氣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z8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

況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孫劍器初第壹。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傾動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3. 有關戲子的詩句

待上濃妝戲壹場,誰人臺上誰人觀?樂聲美妙忘自我,花旦名角誰人憐?臺上悲歡獨自唱,卻忘終有曲終時。

壹曲終來壹曲上,唱來唱去同臺戲。悲可悲,笑可笑,卸去濃妝真面目。

曲終人散臺空空,只留壹人品惆悵。情何以堪,人何以待?恨只恨獨愛臺上當花旦。

只留此生戲壹場!1.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琵琶行》節選2.水剪雙眸霧剪衣,當筵壹曲媚春輝。

瀟湘夜瑟怨猶在,巫峽曉雲愁不稀。皓齒乍分寒玉細,黛眉輕蹙遠山微。

渭城朝雨休重唱,滿眼陽關客未歸。——《贈歌姬》3.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壹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和友人傷歌姬》4.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壹段雲。

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同鄭相並歌姬小飲戲贈》5.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氣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z8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 況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孫劍器初第壹。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傾動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4. 尋找壹些關於青樓的詩句

憶青樓

破磚殘瓦似相識,

孤燕細語亦相知。

猶記紙醉金迷時,

秦淮河水盡胭脂。

嘆青樓

擡頭望,

飯已涼,

殘雪遍木床,

昔日青絲盡白霜,

人老珠黃,

晚景更淒涼。

舊時多少癡心漢,

山盟海誓皆相忘,

問蒼天!

我輩何罪?

所遇盡為負心郎!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幾時好?

1.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韓君平,他在安史之亂中與妻子柳氏失散。戰亂之後,他不知道妻子是否還活著,更不知道她在哪裏、是否改嫁?於是請人帶了壹袋黃金和壹頁詩文去尋訪妻子的下落。

而與丈夫失散若幹年之後的柳氏已經削去頭發作了尼姑,嗚咽之余回信是壹首《楊柳枝》:“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壹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後有以章臺柳比喻妓女

2. 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

思憐未洽,嘆馬足以無情。

使我勞心,因君減食;

再期後會,以結齊眉。

長安名妓劉國容,國色天香,才思敏捷,常與詩人們叠吟遞唱。她與新科進士郭昭述情濃似酒,離別時贈情郎的壹首短詩。

雖寫離別,但卻是何等風光旖旎。

3.遣懷 作者: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此追憶揚州歲月之作。杜牧於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轉掌書記,居揚州。當時他三十壹、二歲,頗好宴遊。從此詩看,他與揚州青樓女子多有來往,詩酒風流,放浪形骸。故日後追憶,乃有如夢如幻、壹事無成之嘆。

小杜也算是唐詩人中的風流才子

表面放蕩不羈,留連勝色,可其實他詩憂國憂民吧。

他另壹首寫歌女的詩: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4.這說到後庭花,不得不說南朝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她本是歌妓出身,發長七尺,光可鑒人,陳後主對她壹見鐘情,據說朝堂之上,還常將其放在膝上***商國事。當時楊堅正積蓄兵力,有奪取天下之心,而陳後主並不在意,還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陳後主在光照殿前,又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日只作飲酒賦詩之事。

陳後主曾做壹首《玉樹後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5.白居易的《琵琶行》裏亦有幾句: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倒像是寫青樓女子的壹生。

6.李賀的將進酒裏有:

琉璃鐘,琥珀濃, 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 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

(可用作青樓酒宴描寫)

7.淫詞濫調:

幸因今日,得睹嬌娥。眉如初月,目引橫波。素胸未消殘雪,透輕羅。朱含碎玉,雲髻婆姿。

兩眼如刀,渾身似玉,風流第壹佳人。及時衣著,梳頭京樣,素質艷麗青春。善別官商,能調絲竹,歌令尖新。

十指如玉如蔥,凝酥體雪透羅裳裏。

水精簾裏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

以上雖然惡俗,有點低級趣味,但可用作青樓女子描寫的說。

以上是本人平時積累和剛剛的尋找,希望能幫上忙。。。

其實應該還蠻多的,妳可以多找找那些經常留連青樓的詩人、詞人的作品。

5. 宋朝歌妓與詩詞傳播

(汴京舊事)李師師與周邦彥

李師師是北宋東京名妓。《東京夢華錄》記載:“李師師本角妓也。”所謂“角妓”,乃歌妓。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徽宗時期,她的小唱在東京瓦肆獨占鰲頭,《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雲:“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誠其角者。”因李師師所唱多“長短句”,即今之宋詞,故與北宋詞人多有交往,如張先、秦少遊、晏幾道、周邦彥等。關系最為密切者,只有周邦彥壹人。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於文詞,少年時代所寫的《汴京賦》深得神宗、哲宗賞識,“貴人、學士、妓女,皆知美成詞為可愛”。他結識李師師時,年紀雖已過了60歲,仍風流不減當年,因其詞句綺麗絕倫,京城歌妓無不以唱他的新詞為榮。初見李師師時,周邦彥便覺相見恨晚,即填了壹首《玉蘭兒》記錄了他對李師師的印象:“鉛華淡佇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