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寫法包括選定體裁、確定立意、選擇韻部。
1、選定體裁。
分為古代詩歌和新詩兩類,古代詩歌又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古風),近體詩又分為格律詩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詞、曲;新詩包括自由詩(五四以來產生的白話詩)、散文詩(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內容)、民歌(民間流傳,集體創作的詩)。
近體詩的體裁有五種,分別是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律詩,以及排律。言指的是每句的字數,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排律不限句數。
2、確定立意。
就是想寫什麽,通常情況下寫作內容可以劃分為這四類:抒情,敘事,寫景,說理。根據內容確定立意,也就是妳要寫重口味,還是寫小清新,還是寫重口味小清新。壹般情況下立意有高古的,渾厚的,沈著的,清雅的,幽默的,閑適的等等,依據自己的愛好確定。
立意,又稱命意。詩詞的立意,是指詩人在構思過程中,根據想要表現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題材,確立作品要表達的主旨、要揭示的生活真諦。創作壹首詩詞,首要的還不是考慮它的語言、節奏、韻律等而是必須先確定立意。立意的正確與否決定著詩作的主題思想是否正確;立意的高下、深淺,決定著詩作的思想性與感染力。
3、選擇韻部。
韻腳的感情基調首先表現在漢語四聲聲調的不同上,四聲即:平,上,去,入。據元和韻譜說:“平聲哀而安,上聲者歷而舉,去聲者深而遠,入聲者直而促”。也就是說在作詩填詞的時候要看妳的作品所表達的意義。
平聲:寬平,宜於表達和諧舒緩的思想感情,上聲:勁歷,宜於表達沈郁凝壯的思想感情,去聲:清涵,宜於表達清新綿邈的思想感情,入聲:短促,宜於表達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對今後作詩填詞者來說韻腳不是亂用的,特別是在填詞中妳的思想,妳的詞意義皆和韻腳有著莫大關系,在用韻上和選韻上必須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