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 陳子昂
送別 , 愛國豪放 譯文及註釋譯文
匈奴還沒有被滅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絳壹樣從軍保衛邊疆。
在三河道與友人分別,心裏有些悵惘;盼望魏大像趙充國那樣的英雄豪傑建下大功。
雁門山橫亙在代州北面,飛狐塞遠遠連線雲中郡。
不要讓燕然山上只留下漢將的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功。
賞析作為唐代革新運動的啟蒙者,陳子昂壹直強調漢魏風骨。此詩不落壹般送別詩纏綿於兒女情長、淒苦悲切的窠臼,壹掃同類題材的悲切之風,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並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誌,很能代表陳子昂的文學主張。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讀來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爭的看法,並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絳壹樣殺敵建功,保衛邊疆,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禦邊保國的壯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史記·貨殖列傳》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概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兩句的旨意是:與友人分別於繁華皇都,彼此心裏總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手相約:要像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傑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此二句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壹個“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壹個“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雲中郡,連成壹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並不在眼前,而是在詩人的想像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之重大。這就為結句作了鋪墊。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二句作結,便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說的是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功,大破匈奴北單於,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壹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創作背景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壹。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後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壹清聖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唐代·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唐代 : 李白
展開閱讀全文∨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壹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
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
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 山水 , 黃河送別水陸四千裏,何時歸到秦?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唐代·白居易《送客歸京》
送客歸京
水陸四千裏,何時歸到秦?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送別友人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壹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但贏得,靴紋縐面,記余戲語。——宋代·辛棄疾《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壹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但贏得,靴紋縐面,記余戲語。 送別 , 感慨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