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身邊文士的詩風特點是重文采。
隋煬帝楊廣
楊廣壹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楊廣天性聰敏,容貌英俊,文采出眾。開皇元年(581年),楊廣被冊立為晉王,後參與平定南陳之戰。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堅冊立其為皇太子。
仁壽四年(604年),楊廣正式即皇帝位。在位期間,楊廣對內修造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窮奢極欲,濫用民力,賦稅征斂繁重,使百姓怨聲載道。
對外頻繁發動戰爭,攻滅吐谷渾、征討流球,三征高句麗致使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存,最終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導致隋朝崩潰滅亡。
知識拓展:
楊廣有很高的文學造詣,其詩歌中藝術性最強、成就最高的《春江花月夜》體現了隋代南北詩風交融的實績,同時也預示了初盛唐詩歌發展的壹種方向。《隋書·經籍誌》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文》錄存其文4卷,《全隋詩》錄存其詩45首。
隋代所開的運河其實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河道、或是疏浚前代留下的運河。楊廣所開鑿的運河其實是利用之前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舊河道,加以疏浚。楊廣下令調征河南、淮北諸郡人民百多萬人修通濟渠,西段自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陽渠故道,東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
他還征發淮南民工十多萬人修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直道,自山陽至楊子入長江,渠寬四十步,兩旁皆築工整平坦的禦道,夾種楊柳。從長安到江都,修建離宮四十多座。
接著,他派人到江南造龍舟和雜船數萬艘。而後,楊廣又下命疏浚漢代屯氏河、大河故瀆與曹操所開白溝為永濟渠,疏浚春秋吳運河、秦丹徒水道、南朝運河為江南河,後統名為隋朝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