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裏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洪應明《菜根譚》
2.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壹能.————諸葛亮《舌戰群儒》
3.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方圓並用.————洪應明《菜根譚》
4.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篇》
6.不因喜怒舉兵,勿以思怨用人.————《孫子兵法》
7.無求備於壹人.————《論語》
8.齒剛則折,舌柔則剛.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子路《忍經》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弱.————老子《道德經》
10.讓禮壹寸,得禮壹尺.————曹操《禮讓金》
11.處事讓壹步為高,退步即為進步的根本;待人寬壹分則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洪應明《菜根譚》
12.不與人爭者,常得多利,退壹步者,常進百步.————呂本中《官箴》
13.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淡然恬然,方不與世忤.————呂坤《呻吟語》
14.愚者喑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蔭.————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莊子《莊子.天地》
16.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並砌,務以實其堅.是故大愚若愚焉耳.————李哲《焚書.卷三》
17.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18.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李白《相各歌辭.梁甫吟》
19.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貌若愚.————老子《道德經》
20.謀無常形,以詭詐為道,變化之妙,可謂萬千.————曹操
21.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可索之,也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鬼谷子》
22.多算勝,少算不勝.————《孫子兵法》
23.益者三友.友直,友涼,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論語》
24.誤交真小人,其害猶淺;誤交偽君子,其禍為烈矣.————紀曉嵐《訓大兒》
25.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2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
2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杜甫
2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顏真卿
30.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1.君子之所以取遠者,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蘇軾
32.忍壹時之氣,免百日之憂,壹切緒煩惱,皆從不忍生.莫之大禍,起於斯須之不忍.————王安石
33.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荀子
34.人無信不立.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孔子《論語》
35.信,國之寶矣,民之所憑也.————馮夢龍《東周列國傳》
36.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範仲淹《範正公文集》
3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洪應明《菜根譚》
38.德者,事業之基.————洪應明《菜根譚》
39.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嶽飛
40.公則無不明,正則無不達.————王陽明
4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42.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3.心,是身體的主宰.天子以天受命於心,心不正則天下混亂;諸侯以國受命於心,心不正則國滅;平凡人
身體受命於心,心不正則受殺害.————孔子
2. 關於學習態度的詩句讀書勤乃成,不勤腹中空。(韓愈)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能補拙是良訓,壹份辛苦壹份才。(華羅庚)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陳/毅)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長歌行》)
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陶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教育妳要懂得學習書本與實踐相結合。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努力學習,免得以後後悔。
3. 形容人生態度的詩句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劉禹錫
衙前有樂饌常精,宅內連池酒任傾。
自是官高無狎客,不論年長少歡情。
驪龍頷被探珠去,老蚌胚還應月生。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反白頭吟
白居易
炎炎者烈火,營營者小蠅。火不熱真玉,蠅不點清冰。
此茍無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稱怨報死,則人有所懲。懲淫或應可,在道未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龍鵬。宜當委之去,寥廓高飛騰。
豈能泥塵下,區區酬怨憎。胡為坐自苦,吞悲仍撫膺。
北園
徐夤
北園幹葉旋空枝,蘭蕙還將眾草衰。
籠鳥上天猶有待,病龍興雨豈無期。
身閑不厭頻來客,年老偏憐最小兒。
生事罷求名與利,壹窗書策是年支。
滿江紅
辛棄疾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虎帳冰生頰。想玉郎、結發賦從戎,傳遺業。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裴臺月。
4. 關於人生態度的詩句有哪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李白《行路難》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壹天會乘長風破萬裏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引申為相信總有壹天會實現理想施展抱負,雖然苦悶但不失去信心,給人以激勵。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唐 杜甫 《望嶽》 ——我壹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 範仲淹 《嶽陽樓記》 ——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 《過零丁洋》 ——自古以來,人終不免壹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宋 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誰說人老了不能再變少年,門前流水還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時候,感嘆時光流逝,而自傷衰老。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絕句》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 李賀 《南園》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吳鉤, 去收取那被藩鎮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清 鄭燮 《竹石》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東西南北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 王維 《終南別業》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 ——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侖山壹樣的雄偉氣魄。
現代人關於人生態度的名言: 1.世界如壹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妳;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妳。(塞繆爾) 2.什麽是失敗?無非是邁向更好境界的第壹步。
(溫迪爾·菲利普斯) 3.我們醒來的每壹天都是壹個新的開始,又壹個機遇。為什麽要把時間浪費在自憐、懶散、自私上呢?(卡西·拜特) 4.差不多任何壹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
(西尼加)。
5. 表達心態的詩句描寫無奈心情的詩句
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2.物是心非事事非,擡眼低眉。擡眼低眉,指上無聲淚先垂。
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4.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5.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7.張潮茨菇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8.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9.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10.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11.獨自淒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12.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3.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壹笑不須愁。
14.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15.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16.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裏愁。
17.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壹般滋味在心頭。
19.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20.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21.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22.秋心壹字撚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臥讀琴譜卻為誰?
23.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24.微波有恨終歸海,明月無情卻上天。
6. 表示心態的詩句1、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幽窗小記》
2、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3、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壹局棋
4、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的《定風波 》
5、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6、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7、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山中 》司空圖
8、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