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秋天的江水。
壹、出自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
二、譯文
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壹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
三、背景
語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作者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壹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
四、出處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唐) 代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贛江濱。
(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後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於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壹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對仗工整,言語華麗。
五、作者簡介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註《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