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春節的詩句和意思

關於春節的詩句和意思

1.關於春節的詩句及意思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古詩意思:

鞭炮響轉眼間壹年已過,

屠蘇酒暖心房春風吹拂。

旭日升千門萬戶多明亮,

人人用新桃符換舊桃符。

在劈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每家每戶都在新年的時候取下了舊春聯換上了新春聯。

2.十句關於春節的詩句

元日 王安石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每家每戶都在新年的時候取下了舊春聯換上了新春聯。

拜年 文征明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人們只會嫌棄簡慢,而不會嫌棄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

除夜作 高適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

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裏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壹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除夜雪 陸遊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

田家元日 孟浩然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壹年是豐收年。

除夜 戴復古 萬物迎春送殘臘,壹年結局在今宵。

3.春節的來歷和關於春節的詩句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壹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壹,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壹月壹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壹月壹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壹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

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雕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壹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

屋裏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壹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壹名稱叫過年。

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壹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壹來。

樹木雕蔽,百草不生;年壹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壹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壹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壹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壹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壹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壹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壹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

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壹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壹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壹直延續到今天。

但古時的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壹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壹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壹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壹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這壹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壹: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壹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壹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壹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

4.有關春節的詩句(出處 作者 意思)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古詩意思:

鞭炮響轉眼間壹年已過,

屠蘇酒暖心房春風吹拂。

旭日升千門萬戶多明亮,

人人用新桃符換舊桃符。

在劈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每家每戶都在新年的時候取下了舊春聯換上了新春聯。

5.春節的詩句

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註釋

1. 元日:農歷正月初壹。

2. 壹歲除:壹年過去了。

3.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裏,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 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賞析

這首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壹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壹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5323966乳交融,確是壹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6.有關春節的詩句和成語

這些是春節時拜年用的成語.

恭賀新禧 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賀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賀年的常用語.

稱心如意 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

吉祥如意 祥:祥瑞.如意稱心.多用祝頌他人美滿稱心.

福星高照 福星:吉祥的星.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景星慶雲 慶雲:五色雲,象征吉祥.比喻吉祥的征兆

大吉大利 非常吉祥、順利.舊時用於占蔔和祝福.

恭賀新禧 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賀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賀年的常用語.

三陽開泰 《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

祥雲瑞氣 舊時認為天上彩色的雲氣為吉祥的征兆,故稱祥雲瑞氣.亦作“祥雲瑞彩”.

紫氣東來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征兆.

國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壹路福星 路:本為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後指道路;福星:歲星.原指壹個行政區域為民謀福的好長官.後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

壹路順風 旅途平安(多用於祝人).

竹報平安 比喻平安家信.

平安無事 平平安安,沒出什麽事故.

百事大吉 〖解釋〗指壹切順利;平安無事.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情嫌簡不嫌虛.

3.、《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

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

閨中針線歲前多.

4.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壹星如月看多時.

5.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6.《賣癡呆詞》

(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

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

雲有癡呆召人賣.

7.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8.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9.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10.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7.關於春節的詩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 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祝妳壹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只有雪地上留下艱辛的足跡,才會懂得活的珍貴,活的炙熱。祝新的壹年中妳的生活美滿幸福。

在這快樂分享的時刻,思念好友的時刻,美夢成真的時刻,祝妳——新年快樂,佳節如意!

元旦快樂!合家幸福!在新的壹年裏好事多多!笑容多多!開心每壹秒,快樂每壹天,幸福每壹年,健康到永遠!

每年的這個時候,祝福就會象海洋湧向妳,希望我的祝福象壹葉輕舟,載妳乘風破浪,到達成功的彼岸!新年快樂!

許壹個美好的心願祝妳新年快樂連連,送壹份美妙的感覺祝妳來年萬事圓圓,送壹份漂亮的禮物祝妳微笑甜甜。

玫瑰是我的熱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靈魂,壹並送給妳--我的愛人,新年快樂!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壹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壹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壹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壹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壹稱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壹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雕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壹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壹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這壹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